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王者归来之仙王历世 > 王者归来之仙王历世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15章 洛阳事了(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王者归来之仙王历世 章节目录 第315章 洛阳事了(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洛阳城的平面呈方形,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90米,西城墙长6776米,北城墙长6138米,墙下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外城城垣的四面共开辟有8座城门,南墙定鼎门城门宽28米,东西两门宽7米,中门道宽8米。

    城内街道纵横相交,宽窄相配,由街道分割成众多的里坊,形成棋盘式的城市布局。

    定鼎门大街是城的主干道,这是隋唐洛阳城中最重要的街道,宽度达到116米,最宽处达到147米。

    根据《唐六典》记载城内分布有103坊,现已探明的有64坊。坊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0—580米不等,每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墙的正中辟有门,坊的正中设有十字街。城内还设立三市,三市是全国著名的贸易市扬,以南市最为繁华,市内纵横街道各有3条,四面各辟有3门,交通十分的便利。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及近郊,地跨洛河两岸。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据勘查,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东厢有东城,其北有含嘉仓城。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现存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至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51.9平方千米。

    紫微城, 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建筑形制惊世骇俗,影响到了东亚各国的宫殿建设。尤其在武则天时代修建的明堂、天堂使其别具特色。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被誉为“万宫之宫”。紫微城正门为应天门,正殿为明堂;三大殿依次为乾阳殿、贞观殿、徽猷殿,具备最高礼制的天子五门。唐太宗接见玄奘、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仪式均在紫微城举行。

    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甚至影响到日本、朝鲜和韩国等东亚国家。

    宫城遗址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城墙宽约15—20米,中为夯筑,内外砌砖。已经勘查出南墙正中的应天门(隋名则天门)、东边的明德门(隋名兴教门)、西边的长乐门(隋名光政门)和北墙的玄武门、西墙的嘉豫门。在宫城中轴线上,发现多处大片夯土殿址,西部已发掘出多处长方形基址和一处石砌圆形基址。

    现在看起来,实际上的洛阳城,比历史书上的记载还更大,布局也比书上的记载合理。”

    说完看了看冰宁道:“走吧,今天就我俩人,也不坐马车了,就手牵着手,逛一逛这个洛阳神都。”

    隋唐洛阳城的形制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模式在中国古代都城和城市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以后中国历代都城所沿袭,并对当时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隋唐洛阳城处于都城变革转折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国中古史、古代都城史、古代建筑史以及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等研究的代表性珍贵资料。

    隋唐洛阳城遗址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在规划布局、建筑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中国中古时期的建筑范例, 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典范之作。

    两人下了殿顶,先到了明堂,这是由武则天在建立大周后建起的第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可以说是集唐周两朝的所有高超工艺。

    它是由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由应天门,进入宫城,便可见宫中最高大壮丽的皇宫建筑——明堂。

    它相当于北京明清故宫里的太和殿。象征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

    明堂原为隋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易名。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

    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现明堂遗址地表已无迹可寻。

    后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点击查看《王者归来之仙王历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