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 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给毛镶带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四章 给毛镶带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詹徽走到倭国使臣跟前,“两位,我家少爷请两位过去喝几杯茶,叙一叙事。还请两位,务必赏光。”

    从加了几座屏风时,各个外蕃国人,都瞧见了这里。

    他们都知道,这座茶楼,是大明一位国公的家业。能在这里,定上一个位置,也必定是非富即贵。每年,沐春都是一个人,到这个位置来品茗。

    而今年,却是多了一个小少爷。

    倭国使臣几人对视一眼,其中领头的那位,抄起锦包藤巻太刀,就要往朱允熥那边去。

    詹徽抬一抬手,“几位,我家少爷有规矩,您就这么带刀过去,恐怕不是那么合适吧。您带着刀,我们也配着刀。万一伤了您几位,可就不好了。既然是叙一叙,这刀就用不到了。”

    倭国使臣动一动嘴,说了一句听不懂的话,把刀扔下。

    在倭人眼中,最强大的是唐朝,最富有的是宋朝。而这个一直被他们称为唐国的国家,自打元朝之后,国力就已经是大不如前了。

    “几位请坐。”詹徽打了一个手势。

    倭国使臣坐下,从近处上下打量朱允熥。

    虽然并不是十分的华丽,但底衬的那一件黑底绣金蟒龙长袍,倭人似乎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几分。

    “您说。”倭国使臣笑一笑,把撸起的袖子再放回去。两条腿并拢,坐的端正。面前的茶杯,也被不动声色的移向另一边,不与朱允熥的茶杯在一条线上。

    这些小动作,朱允熥全都看在眼里,他收起心中的不安,“几位打哪儿来。”

    “打倭国来,奉倭国天皇之命,敬拜大明皇帝陛下,送上年终岁尾的贺礼。”倭国使臣右手提起礼盒,再轻轻放下。

    沐春呵斥道,“放肆!如此无礼,这便是你们那个国王,教你们的规矩是吧。”

    朱允熥脸色同样十分的不好,他咬住后槽牙,两只手握紧再松开。抬起手,示意沐春,不要说话。

    敬拜一词,首次出现,是在西夏给北平的国书中。北宋哲宗皇帝寿辰,西夏送去贺礼,敬拜哲宗皇帝。意思是两国为兄弟之国,平等互助。

    “几位既然是送敬拜的贺礼,为何不直接去礼部呢。”朱允熥淡淡的开口。

    倭国使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礼部繁事太多,不便讨扰。正值这座茶楼,迎万国宾客。到这里来,喝上几杯茶,等礼部传话。”

    在此之前,倭国使臣已经是不止一次的去过礼部。而每一次,都被礼部拒之门外。最根本的,还是他们高高在上的说辞。礼部的官员,根本不敢让他们去见朱元璋。

    朱允熥抿住嘴,“几位就这么确信,礼部会见你们。要我说,礼部就要给几位下逐客令了。”

    “为何?”倭国使臣双手拍在桌子上,猛的站起。

    “在大明朝,不守大明朝的规矩。几位说说,礼部为何要见你们。礼部不见,你们自然也见不到陛下。”朱允熥伸手指一指不远处桌子上的刀。

    “把刀拿出去,放在外头的刀架上。到了什么地方,就要守什么地方的规矩。”

    倭国使臣来了火气,正要发作,又将火气强行压了下去。他扭头冲属下摆摆手,“和他们一样,把刀拿出去。”

    倭人向来都是刀不离身,手下不动弹,他又沉着声说了一句,“拿出去!”

    朱允熥动一动眉毛,轻轻笑着:倒也是沉得住气。只是礼盒上的那“敬拜”两个字,比这几把刀,要扎眼的多。

    既然对方已经把刀拿了出去,朱允熥便也不再说什么,起身离开。

    店小二赶紧迎出来,帮着沐春提东西,“这位小少爷,我家掌柜的说了。往后啊,您想喝什么茶,言语一声,小店给您送到府上。”

    在雪中走着,天上雨停雪止,沐春紧紧的跟在朱允熥身后。

    “三爷,后头有人跟着。”

    朱允熥点点头,“跟着就跟着吧,这是大明朝,还轮不到他们放肆。几把刀而已,就想在大明朝掀起风浪来,痴心妄想。”

    在朱允熥的记忆里,洪武朝时,大明和倭国,谈不上剑拔弩张,却也不是十分的友好。

    除了一直侵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外,再就是倭国上上下下,各个小国之间,对大明朝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对大明朝卑躬屈膝,有的则是敌视大明。

    因漠北战事,朝廷也腾不出手来,收拾这些不听话的家伙。

    建文朝时,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和朝廷也开始了更多的往来。到了永乐,朱棣曾下旨,征讨倭国。却因海上风浪,而不了了之。

    朱允熥不明白,短短几年,从朱允炆到朱棣,从建文到永乐,对倭国的态度为何会差别这么大。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无论大明的态度是好还是不好,倭寇都一直如此,始终不变。

    说到底,倭寇就是倭国人。

    在福建时,福建水师大营的不作为,倭寇登陆残杀大明百姓。这些,朱允熥都记在心里。

    倭寇是疥癣之疾,却不得不
>>>点击查看《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