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13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章节目录 第313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皇帝陛下在乾清宫主持的晚朝,对在京武勋的正式通告,让他们根本就不敢轻视这件事情,当下都是给孩子做工作,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安排出京历练,可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不让孩子去北方吃苦,随着动静越来越大,武勋司的事情也在朝廷上传开了。

    朱见深谋划筹备武勋司的事情,他并没有给于谦说过,也没有在任何一个文官面前讲过。

    而就是因为神秘,再加上一些武勋在乾清宫中站的比较靠后,也没有听明白朱见深所说的话,当遇到文官来打听的时候,就将自己还没有明白过来的事情,说了出去。

    当下传言满天飞。

    当然,主流的传言还是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

    不管如何,对于文官阶层来说,有一个管理武勋的组织出现,也是能够接受的,皇帝陛下,不可能允许武勋管理武勋吧,到时候还不是需要我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大咖们出马,管理那些不懂礼数,只知道杀人打仗的武夫。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展,国家稳定的时间长久,那么武将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低,不管是洪武年间的大都督府,还是五军都督府,连带着朱见深现在搞出来不归任何部门同属的武勋司,到了最后都是会让文官掌权的。

    可若是国家对外的战争一直在持续,那么这个以文治武的正常国策就会被无限期往下推迟。

    大明在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设置的种种法规制度的影响下,已经没有了武将造反的土壤。

    所以,也给了朱见深一段很宝贵的时间。

    让武勋们能够在成化一朝彻底的展露他们的胆识与气魄。

    而朱见深决定下手的第一站就是安南,不过现在他对此时的安南了解并不多,也是因为了解不多。

    朱见深在成化八年的时候,就要求朱骥要对锦衣卫探查系统,做一个升级,分出一个组织,专门刺探属国的内部消息,同样,朱见深在成国公朱寿尚在的时候,就命令他,要注重军队的情报工作,在夜不收的组织下,在扩展一些。

    当然朱寿在做完前期的事情后,就一命呜呼,只能将自己这件手头上的事情,交给了陈瀛。

    说白了,安南真的是属于大明的。

    从古时候的秦朝就已经是华夏民族的固有领土了。

    不过五代十国之后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而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连大理都收拾不掉,更不用说收复安南故土了。

    在洪武末年的时候,安南发生了叛乱,而后大明开始爆发了靖难之役,也无力顾及安南王室。

    到了永乐初年,太宗文皇帝将大侄子一脚踹开,稳定大局后,再一看,安南,好家伙,安南王室陈氏几乎都要被杀绝了,而后大明出兵帮助陈氏平叛,打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全国范围内找寻王室后裔,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当然也有一个可能,根本就没有找。

    找国王找不到怎么办,那就大皇帝代管吧。

    实际上这一条让永乐大帝朱棣也在朝中收了很多的劝谏,并且用的还是朱棣老爹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对其的评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可朱棣力排众议,还是决定收复安南。

    先是民间造势,安南耆老一千一百二十余人上言:“陈氏为黎贼杀尽,无可继者。安南本中国地,乞仍入职方,同内郡。”

    仿佛整个安南人的心中都有一颗中国心,他们一闭上眼,出现的都是长江,珠江,松花江……

    明太宗朱棣顺应天意,响应安南人民回归祖国热切期盼,与对大明的诚恳请求,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又设太原等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最后大军进驻安南。

    而善后工作,大明做的也很是到位,陈氏诸王被弑者咸予赠谥,建祠治冢。

    之后交趾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自从从五代十国叛乱出去的安南,数百年后,终于在一次的回到了他温暖强大的大家庭。

    对于朱棣的这个决定,在后世人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当然在朱见深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

    朱棣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大喜功性格的人,他所作的事情,也都是想在自己的父亲面前证明自己,证明父亲错了,自己比朱允炆更适合接手他的基业。

    收复安南,朱棣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安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可以充当明朝经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收复安南之后,大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虽然在永乐年间这些西洋海外诸国都是由郑和的大船队所震慑统治,继而能够维护天朝上国在西洋建立的威严与朝贡体系,可话又说了回来,郑和的大船队是暂时的,可安南,乃至中南半岛这快土地却是永远存在的。


>>>点击查看《我老爹是叫门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