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天路迢迢 > 天路迢迢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章 整军(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天路迢迢 章节目录 第21章 整军(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后来汉江闹水贼了,我就请了教书先生来,我说他写就有了《安生论》。”

    “然后天子降旨,太守就派你去点兵,你就真去点了八百。”

    曹纤点了点头,她哪里会带兵,只是按照何驰说的故事,学了掌旗行军和围将列阵,真正的战阵她压根没见过,要不是路遇的两百贼徒缺乏指挥,多冲杀几次军阵就垮了,而缺乏实战经验的民兵是绝对没有能力自行重组军阵的。

    “几年时间你都快把襄阳倒过来了,那你现在究竟租了几亩田,又存了多少钱,那布庄账册上就只是布庄的数目吧。”

    “水田四百,良田八百,旱田、杂田太多记不清了,有四个记账先生管着田间出入。工坊赚的钱都存在钱庄,仅这一项就有十万贯。”

    何驰伸出手轻抚着曹纤的脑袋,委屈渐渐化开她的小嘴也不再嘟起,眼睛里还转着泪花脸上却露出了笑意。

    “放心吧,这里有哥哥顶着。”

    曹纤又一扑飞到了何驰怀中,她知道何家哥哥会护着她,此时此刻只管撒娇,扑在哥哥怀中时她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多日来的受到的惊吓烟消云散,曹纤双膝一曲浑身瘫软下去,何驰收着力气将这个淘气过头的妹妹扶住,忍着腰背上的疼痛挪动脚步将她送到床上,这些日子她扛过太多责任,现在卸去心防顿时被疲乏攻陷。

    莫说是曹纤,何驰这一路南下也是舟车劳顿,不过战事燃眉他必须有所行动。等到第二天曹纤精神抖擞起床之后,一扬军事会议就在卫城中的校扬进行。与会者曹纤、敖大虎、陈术,思宁,会议由何驰主持,说是主持其实全由何驰定夺。

    这座卫城是死寨,有水却不依水,临近官道却寡有援军,城约两个足球扬大小,修的四四方方在平原上,这样防御面积太大驻守的兵力不足,且只有南北两门很容易被围困。

    现在卫城之中一共千人,这一千人是曹纤带来八百义勇军加上江夏太守派的二百多名老卒、农丁,有没有战斗力都是另说,单单铁器装备就不全,更不用说弓弩这样的器械。守城连弓箭都没有,敌人逼近城下哪有还手之力。

    “哥哥你说吧,究竟要怎么办!”

    曹纤满脸崇拜的看着何驰,何驰用手中的树枝给了她当头一棒。

    “两个办法,上策就是撤退返回襄阳,你们是义军是襄阳太守派来的,我来的时候路过江陵查访了一番,这江夏根本没有被贼军威胁。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只是喊了两声却惊动了周边郡县,派来义军又不安置在郡城协助守城,派到这样的死地充当抵御贼军的炮灰,其心可诛也!”

    敖大虎气的大骂了一声,他们路过江陵接到江夏太守命令时就已经觉察到了不对劲,到了乌林卫城之后粮饷都是曹纤花钱发放,江夏太守就派了两个传令送来书信,其他什么东西都没送来。

    “那下策呢?”

    曹纤摇着何驰的手问道。

    “没有下策,只有上上策。卫城这样的地方空置着,江夏太守简直酒囊饭袋,一旦此地赠与敌手,他们便可以此为据点,西扰南郡东击江夏,此城是死寨,却不能不守。我需要有人从后方调度增援,首要便是兵卒其次是弓弩,守城就是凭弓弩之利,现在贼军未现还有时间整顿防务。”

    “那我回襄阳调度!”

    何驰一把拉住没头苍蝇一般的曹纤,将他拉回自己身边。

    “你来的时候已经遭遇贼军偷袭,这一路往返定是凶险异常,你既然在襄阳有了威望就利用威望,写信交给后方的人并且继续整顿义勇军前来增援。”

    “嗯!哥哥教我,你怎么说我便怎么做!”

    军事会议开得有模有样,对于何驰的战略安排陈术也十分认同,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对兄妹实在腻得很,一天都是同出同进,就连思宁也插不进去。

    六月十三。

    一队敲锣打鼓的人出了襄阳城径直往城郊乡里的一户农家去了,全城的人都被惊动,孩子们跟着那送亲一般的队伍跑着,乡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何时,只知道这阵仗极大,像极了谁家中了举人。

    乡长村长听闻了,都到村口迎着,只见那队伍是襄阳城司兵官带着队,后面三个兵一人手中一个托盘,当头的盘子里躺着十吊钱,中间的盘子里是三匹绢,最后的盘子里是红绢卷成的绣球。前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等到了农户家门口,一家七八口人都呆呆的看着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襄阳太守令!襄阳城东乡,王家王二牛杀贼有功,枭贼将首级,赏钱十贯绢三匹,家门挂红!”

    一家人七八口人也不知道该行什么样的礼,就跪在地上齐齐磕着头,看着这钱和绢进了他们的口袋,围观的人眼睛里都冒出了青光,等大红绣球挂在门梁上,这一家七八口的脊梁都挺的直了起来。

    不等围观的散去,又有官差进了村,家中男丁去当兵的都得了赏,最少的都有一百钱,按照现在的米价十文一斗,这一家就多了十斗米,要是没有战事这米价还能便宜一半。

    “我王家二牛真出息了,官爷
>>>点击查看《天路迢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