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燃烧的海洋目录 > 燃烧的海洋 卷九 最后的战争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将之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燃烧的海洋 燃烧的海洋 卷九 最后的战争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将之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四十七章上将之子

    第二舰队转向撤离战场的时候,战斗并没有因此结束。

    紧接着登场的,正是之前发现了美军第三舰队的“淡水鳐”号全电动潜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淡水鳐”号能够遇上已经丧失作战能力的美军第三舰队,绝对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原因很简单,“淡水鳐”号的艇长都没想到,真会出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前面已经提到,“淡水鳐”号发现美军第三舰队的时候,差不多该返航了。因为珊瑚海里美军舰船云集,还有大批反潜巡逻机,“淡水鳐”号的艇长,即汪渊洋上尉也觉得没有必要留在这个是非之地。

    当时,汪渊洋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艇长,在潜艇部队却很出名。

    不是他的能力出众,而是他有一个与周渝生齐名的老子:汪誉涵上将。

    汪渊洋上尉是汪誉涵上将的小儿子,在家里排名老三。原本,他根本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根据中国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就算汪誉涵夫妇都是独生子女,也只能生育两个孩子。后来,中国调整了独生子女政策,鼓励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并且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第三个孩子。结果就是,汪誉涵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再次当了父亲。

    当然,对当时已经是海军少将的汪誉涵来说,养育三个孩子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是小儿子,汪渊洋从小就娇生惯养,非常叛逆,几乎是他老子不让他做的事,他全都做了。

    汪誉涵最不想让子女做的事,就是去潜艇部队服役。

    与大部分军人一样,汪誉涵不反对子女参军服役,他的大儿子与女儿都是军人,只是他非常清楚潜艇部队的情况,所以不希望子女成为潜艇兵。女儿还好说,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海军也没有招募女性潜艇兵。事实上,美国海军也保持着同样的传统,即女性可以在水面战舰上服役,甚至有机会成为舰长,但是绝对没有机会登上潜艇。原因很简单:在封闭的环境里,异性绝对是一个不太和谐的因素。要知道,几十号大老爷们在一个如同特大号铁棺材里过几个月不见天日的生活,雄性荷尔蒙肯定异常澎湃,谁也不能保证异性不会受到骚扰。

    结果就是,汪誉涵的大儿子汪明剑成了海军的舰船工程师。

    可以说,汪誉涵很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因为汪明剑是“泰山”级航母的副总设计师与总工程师。

    问题是,汪渊洋就让汪誉涵伤透了脑筋。

    这家伙,十八岁就考上了军校,而且是汪誉涵当年就读的潜艇学院,二十二岁就成为了潜艇上的轮机长。

    作为中国海军中最知明的潜艇艇长之一,汪誉涵非常清楚,轮机长多半会成为艇长。

    在潜艇兵中,百分之八十的轮机长最后都会晋升为艇长,因为作为艇长,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潜艇的动力系统。

    战争爆发的时候,汪渊洋只有二十九岁,才当了两年艇长。

    当时,也只有他这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艇长,才会被派往全电动潜艇服役,那些当了十年以上艇长的军官,都在核潜艇上服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全电动潜艇大批量服役后,需要提拔艇长,导致很多像汪渊洋这样的年轻人成为艇长。从军衔上也看得出来,攻击核潜艇艇长至少是少校,一般是中校,一些老油条混成上校还是艇长。只有在全电动潜艇部队,才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艇长是年纪在三十岁以下的上尉。

    当然,汪渊洋很快就能进入校官行列了。

    即便没有遭遇美军第三舰队,以他这次巡逻在珊瑚海取得的战绩,特别是提供的那条关键情报,以战时的晋升标准,只要他能活着回到阿纳塔汉岛,就能拿到晋升令。就算无法活着回去,也会被追授为海军少校。

    当然,对于还没有成家的汪渊洋来说,追授不追授根本没有影响。

    不管怎么说,他老子肯定不会在乎一面追授的奖章,因为汪誉涵获得的奖章能够别满整片胸膛。

    事实上,汪誉涵并不想让小儿子当潜艇艇长。

    在战争中,潜艇兵的阵亡率是海军中最高的,甚至是所有兵种中最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共有一半的潜艇兵没能活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其中德国海军潜艇兵的阵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即便是美国海军的潜艇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至于这次大战,根据战后统计,中国海军在战争爆发时服役的潜艇兵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八活到了战后。

    为此,汪誉涵想了很多办法把小儿子调回来,比如让他去舰队司令部任职。

    可惜的是,汪誉涵太不了解这个儿子了,或者说与他从来没有与这个儿子进行过深入沟通有关。

    这也难怪,毕竟汪渊洋出生的时候,汪誉涵正值事业上升期,很少管家里的事。

    结果就是,汪誉涵的努力全部白费,汪渊洋打死不肯离开一线部队,还三次向海军司令部打他老子的小报
>>>点击查看《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