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千古一帝,从贾府读书开始 > 红楼:千古一帝,从贾府读书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九章 下笔有神,学政惊叹!(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红楼:千古一帝,从贾府读书开始 章节目录 第三十九章 下笔有神,学政惊叹!(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看着许昱的考棚位置,林远修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师弟的运气还算不错,没有分到影响人作答的“屎号”。这样的话,到时候他就可以完全发挥出他的真实实力。

    “谢谢师父和师兄,那我就先去了。”

    许昱对颜偲和林远修笑着二人点了点头,往分配给自己的考棚走去。

    ……

    经过当今皇帝改革后的乡试,内容其实比以前要少得多。

    毕竟在之前,乡试要考三扬,每一扬考三天,这样的话一共是要考九天的。

    但是现在改革后其实只需要考一扬,共三天时间。

    考的内容形式也比较固定。

    以经学为核心,《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者《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三百字议论文一篇,时务策(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三道。

    这些内容加起来,三天时间其实是比较紧凑的。再加上考试的时候,对于写作的字体还有一些避讳都有要求,这使得这样的时间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其实是不太够用的。

    但这样的话也正好应了乡试的目的:

    选拔卓越考生,为之后的会试和殿试做好准备。

    ……

    试卷分发下来以后,许昱看了一眼这上面出的题目,虽然看上去形式比较的变换多样,但是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在想明白其中一些关键点后,他依旧能够快速地作答。

    但是跟他比起来,其他的考生则显得没有这么轻松了。

    毕竟说实话,今年的考题相比于以往的考题,尽管看上去考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考的形式实在是过于变化多端,使得很多人压根不明白题目是什么意思,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却又不知道他到底想问什么。

    这样的情况使得很多人在做题的时候是越做越崩溃,有些精神比较脆弱的人更是直接崩溃,大哭大笑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院里面充满了鬼哭狼嚎声!

    而这使得其他原本心态还不错的考生们,心态也是直接爆炸。

    “林学政,你看这个情况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今年贡院里面,这个崩溃的比例好像有点过于高了,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还是看着这里面的情况,无动于衷。”

    其他的监考官们一脸为难地看着为首的林远修说道。

    虽说林远修也是一脸的凝重,但是他还是对其他的监考们摇了摇头,指着天上对其他人说道:

    “这是那位出的试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了,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些考生没考好,绝对是他们复习不充分,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林学政,您请坐。”

    闻言,其他监考官们立马改口。

    他们是有几个脑袋,才敢再说什么不好的话。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嘛,还是有些考生考的不错的,你们可以去看看天字号那边的,那里的考生整体表现就很不错嘛。可别忘了,我们选人数是按照一定比例去选的。”

    林远修似笑非笑地看着其他人说道。

    ……

    这次的诗词题则是格外有意思。

    只要求全诗有四个字:

    长江,渔樵。

    至于剩下的完全可以随你发挥。

    压根没有给任何主题。

    看到这样一个题目,其实很多考生都是有一点崩溃的,毕竟说实话,以这四个字来组建一首诗或者一首词,虽说想要写出来,确实是没什么难度的,但是想要写的立意深远,却还是比较困难的。

    长江,不就是一条河嘛!

    渔樵,不就是渔夫和樵夫嘛!

    就算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又能如何呢?真的能有人写出立意深远的诗词吗?

    一时间,不少原本就已经游走在崩溃边缘的考生们直接崩溃了。

    而许昱看到这四个字,脑海里则是瞬间浮现出了前世他读过的一首赫赫有名的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词不仅完美的融入了这四个字,而且立意之深远,表达的人生哲理之深刻,在浩如烟海的诗词里也是排在前列的。

    想到这里的许昱不再犹豫,直接把这首词写了上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落笔之后,许昱尤感到意犹未尽,接着看向下面的时务策。

    其实考的还是比较的宽泛一点,可能是觉得前面的题目出的有一点刁钻,最后还是决定放这些考生一马。

    比如说第一道题目:

    “天象十六年的都察院改革,到底高明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要一直对都察院进行改革,为什么不能撤销都察院。”


>>>点击查看《红楼:千古一帝,从贾府读书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