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周赚钱全家 > 我在大周赚钱全家目录 > 章节目录 第 65章 六十五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大周赚钱全家 章节目录 第 65章 六十五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刘平安刚回到家就见自家老娘哭天抹泪,黄诗云在一旁小心翼翼规劝,孙大凤自从知道家里那些耕地的牲口被自己败家儿子分给百姓,差点疯掉。

    刘平安拉着孙大凤手劝解道:娘,当初我为了拿到这个千户官,答应朝廷到张掖为百姓提供牛马,人家才让我做千户,既然答应就要信守承诺。

    “狗屁的承诺,那些牲口有不少都是咱家自己钱购买的,别跟我打马虎眼,孙大凤不依不饶,那么多钱被送出去,心疼。

    刘平安眼珠一转说道:娘,你知道我为啥能当大官,做甘肃镇总兵吗?就是我答应朝廷为百姓提供牛马,人家才让我做的。

    “真的?孙大凤有点不相信。

    “娘,我能骗你吗?

    最后刘平安答应未来一年给孙大凤五千两私房钱之后才放过他,黄诗云在一旁忍着笑看刘平安表演,夫君演的真好。

    婆婆也是的,咋就这么容易相信刘平安的鬼话。

    刘平安这一天有些累,回到炕上眯着眼睛对黄诗兰说道:你把文件帮我拿出来,给我看看朝廷到底一年能给我们甘肃镇多少钱粮,我心里得有个数。

    黄诗兰开始帮刘平安整理文件,并且一条一条逐一为刘平安解释钱粮的用处,甘肃镇大约一万五千人,上下相差不大,其中三千人驻守嘉峪关,三千人驻守金昌,武威,那边边军少的原因是宁夏镇和兰州府可以提供帮助。

    刘平安把兵调回张掖之后,大约九千人驻扎在张掖,其中四千骑兵是他的心肝宝贝,也是整个甘肃镇的机动力量。

    朝廷每年大约给四万石粮食和一万两银子购买粮食,按照边军全年肯定不够吃,但一年十二个月,士兵有三个月甚至四个月是在家中待着,所以四万石粮食再加上一万两银子购粮,也够用。

    军饷跟以前一样,只是朝廷会按照减少两成军饷发放,一共大约八万两,钱大部分都是在甘肃各府收上来的,不够的话总督府给予拨付。

    军饷减少两成,骑兵,三百重步兵八两,其他步兵和守城边军四两,两边相差极大,这也是大周现状,骑兵的待遇就是这么高。

    拨付军马的费用让刘平安差点骂娘,杨知学可能也知道甘肃镇地理位置原因不缺少草扬,所有每年一共才给了三万两。

    “我的妈呀,将近一万匹马,你就给了三万两,够不,将就够用,但不能这么算,要是不出征还好,雇佣一些人在草扬放马即可,到了秋天去草扬割草或者从农户手里买点秸秆,就算这样也要购买一些杂粮,豆子,盐之类的给战马补充营养,需要的钱是海量的。

    那是战马,不是耕地的骡子,耕地的骡子在耕地的时候也需要吃些杂粮补充体力,一年四万两在张掖确实够用,但他刘平安想要扩充骑兵几乎攒不下一文钱。

    杨知学这个老家伙是不是全都算到了,以前温华成当总兵的时候除了这几年买粮食费点劲之外从不缺钱,而他当上总兵直接成穷鬼。

    这些还不让刘平安气愤,最让他气愤的是杨知学以没钱为理由,以后只要甘肃镇不出现大问题,不再提供军械,那才是大头,士兵一身装备需要数十两,自己根本玩不起。

    另外大冬天的你不给将士补充棉衣棉甲,只穿几年前发放的衣服,要冻死我们吗?刘平安需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士兵不能光吃粮食吧,需要的蔬菜,肉食,盐,你一文不给,啥意思?

    搞钱,必须搞钱,不搞钱甘肃镇边军会失去生存能力,就算不扩充骑兵也得为将士添置些棉衣棉甲和吃喝用度吧,不能为了节省开支把士兵全都撵家里去待着。

    刘平安当天让黄诗兰帮他代写了一封信件给三边总督杨知学,他自己不写主要原因是字太难看,千万别影响杨知学的心情。

    信中内容也很简单,一共两点,第一允许他在嘉峪关设卡收钱,丝绸之路的生意有赚头,大周跟西域人的战争一点不影响双方做买卖,打归打,生意照做。

    第二,刘平安祈求杨知学允许他在甘肃镇辖内寻找金银铜矿,一旦找到,所赚到的利润全都要给甘肃镇补充军备,刘平安自从当上总兵就一直寻思这个大买卖,因为他在现代知道有一家超大型铜矿企业就在这里,虽不在张掖,但很近。

    刘平安明白一个道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需要兵甲齐备,军饷军粮充足,只有这样的军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历史上那些强兵莫过于此,汉武帝掏光了文景之治数十年的家底才打造了所向披靡的汉军。

    大明初期明军战无不胜可不是因为那个狗屁的卫所制度,而是朱元璋父子把全国税收全都流向了军队,特别是永乐皇帝朱棣简直就是花钱大王,光是大明骑兵三千营的战马就有二十万匹,结果就是满饷的明军是无敌的。

    不说朱元璋朱棣父子这样的雄主舍得往军队砸钱,就说被现代白痴黑的最惨的明宪宗朱见深。

    他的功绩一点不比永乐帝差多少,十八岁登基即位后第一件事就重组厂卫搞钱,没错就是搞钱。

    朱见深知道他从他爹大明留学生手里接过
>>>点击查看《我在大周赚钱全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