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61章 党争(1)(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161章 党争(1)(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然,和珅是一个例外,和珅这个人不光贪污,并且还结党。

    都说雍正反贪比较厉害,其实整个雍正一朝都没有乾隆这辈子杀的贪官多,至于臣子们结党,别说乾隆这么聪明的皇帝,一般的皇帝都容忍不了。

    而这一次的党争是由两位重臣引发出来的,这二人我们之前也曾经单独介绍过,张廷玉和鄂尔泰。

    这两个人都是雍正生前的宠臣,雍正的遗诏里面就写有让这二人死后能够尊享太庙,我查了一下资料,整个清朝能够配享太庙的人数不超过30个人!

    平均下来,也就是十几年才上一个。

    曾国藩牛吧,力挽狂澜救了清朝,为清朝强行续命,这么大的功劳都没有配享太庙,可见这个难度。

    乾隆刚刚继位的时候,特地将这二人叫过来,语重心长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尊重雍正的意见,你们二人放心就好,死了之后一定尊享太庙。

    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反应都是推辞,这也好理解,毕竟皇帝登基还要假装让几次呢!

    乾隆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这两个老狐狸的心思,不仅在口头上说说,甚至还翻出了各类古籍用历史事件来给二人安心。

    为了表示自己看重二人,乾隆又把两个人的儿子都安排到了南书房当差。

    看起来,一切风平浪静,君臣之间一派祥和,其实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有句话说得好,叫一山不容二虎,大清这座山只有一个老虎,那就是乾隆,那么猴子就也得有一位才行。

    因为清朝是满族统治,所以汉臣和满臣自然也是分开站队的,汉臣的首领就是张廷玉,满臣的首领自然是鄂尔泰。

    其实,非说这二人结党,也是不科学的,毕竟在那个位置上面,办事情没有自己的亲信那肯定是不放心的,两个人都这么想,争斗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很快,这种暗地里进行的争斗就上了明面,乾隆虽然知道,可也不想撕破脸,就明里暗里的提醒这二位,老子不喜欢你们斗,都听点劝!

    可张廷玉和鄂尔泰虽然听劝,自己手下那可不听劝,以前该怎么来,现在还怎么来!

    终于,把乾隆惹毛了!

    乾隆六年,左都御史刘统勋率先开炮弹劾张廷玉,说张廷玉这个人的亲属实在是太变态了,基本上张廷玉家里凡是姓张的都进了体制内工作。

    刘统勋,听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这个人是汉人,那么一个汉人为何去弹劾汉臣领袖张廷玉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插一句,刘统勋有个儿子叫刘墉,也就是刘罗锅!

    刘墉的名气虽然比他老子大,但是,刘墉的权力和刘统勋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刘统勋,康熙三十八年出生,十四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雍正二年中进士,并且是二甲第十七名,也就是全国高考第二十名,真的是非常优秀。

    雍正一朝的时候,刘统勋没有什么表现机会,乾隆一登基马上重用了刘统勋,觉得这个人一定能够培养成为自己的亲信。

    不得不说,乾隆的政治眼光那是真的非常毒,刘统勋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有人说刘统勋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朝唯一一个宰相。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话是乾隆说的,而刘统勋的谥号是文官谥号排名第一的文正,你想想就知道有多牛了,整个清朝只有八个人。

    而此时的刘统勋,那是刚从家里丁忧回来,上班时间不长,来了之后马上就弹劾张廷玉,胆子大的同时也说明刘统勋政治眼光非常高。

    那么,张廷玉怎么回击的呢?

    张廷玉没有回击,因为刘统勋说的就是实话,当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

    张廷玉就是安徽桐城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廷玉和写狱中杂记的方苞还是老乡。

    乾隆心里自然是很开心的,想吃奶了立马娘就来了,想收拾这两个人了,马上就有人配合自己。

    于是乎,乾隆没有打草惊蛇,准备慢慢玩,他让人将刘统勋弹劾张廷玉的折子让所有大臣们看,就是告诉他们,千万不要乱搞,小心哪一天我就收拾你们了。

    这边刚敲打完张廷玉,鄂尔泰就又出问题了,其实就个人能力和水平来说,我觉得鄂尔泰真不是张廷玉的对手,张廷玉这个人有个能力,几十年不犯错,这是非常牛的技能,除了霍光之外,我基本没见过。

    张廷玉不贪污,不好色,让人抓不到把柄,鄂尔泰虽然也是这样,可是喜欢来一些别的,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差点让自己村里的狗去当警犬了。

    鄂尔泰胆子特别大,自己家里亲戚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个别的还有当总督的。

    所以,这也是鄂尔泰先比张廷玉倒下去的原因之一。

    有一次,蒙古来了一个客人面见乾隆,两个人一见面肯定得聊天,聊着聊着,乾隆突然发现,这个从蒙古远道而来的人居然对朝廷里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