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出家之谜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出家之谜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顺治出家之谜,究竟这个皇帝是出家了还是真的死了。

    清实录记载,顺治当天就是身体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却还是坚持来到了寺庙中,因为在这个寺庙里吴良辅要代替自己出家,对顺治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可以参考鹿鼎记韦小宝代替康熙出家。

    既然我自己要当皇帝,那么我的替身吴良辅出家就相当于本人出家了。

    顺治很重视,拖着自己的病体来到了寺庙,亲眼看着吴良辅剃度,回来之后就得了天花,而顺治从得天花到自己死一共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顺治死的是非常仓促的!

    当然,传染病这玩意,死的确实快,当年非典最厉害的时候,死亡速度也是非常之快,别说医疗不发达的古代了,基本上得了就是死。

    而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人,脸上也会留下麻子印记!

    出了这种传染病,当时的北京都是人心惶惶的,更可笑的是当时的满人认为在关外的时候从来没有得过病,进了关之后才被传染的,而传染他们的人则是汉人。

    我们现在来看,觉得特别不靠谱,当时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既然正史找不到,我们就从蛛丝马迹开始找。

    江北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清凉山赞佛诗》,因为吴伟业当过清朝的官,并且文学水平非常高,所以就有人认为吴伟业的这首诗在内涵顺治没有死,而是出家了。

    我本人对这种看法不怎么相信,如果大家看吴伟业的经历,你会发现这个人对清朝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原本就是明朝的旧臣,崇祯又算是他的伯乐,所以吴伟业当年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估计也没有考虑到那么多。

    又有人拿顺治的遗诏来说事情,因为顺治的遗诏里面基本都是骂自己的,其实遗诏这东西改一改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你人已经死了,就算没死出家了,新皇帝都立过了,你再出来又算怎么回事?

    所以顺治的这个遗诏,基本就是自己临死之前让人写一遍,死了之后再被人改几遍,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用大惊小怪。

    而顺治的儿子康熙去五台山的次数也比较多,传闻五台山上面就住着顺治,史书记载康熙曾经五次去五台山,为五台山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皇帝拜的佛不能是一般石头雕刻的,不说纯金,至少也得表面鎏金才能符合皇帝的身份。

    政治意义来看,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当初皇太极为何改名大清就是因为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

    大家可别小看这玩意,得国正不正也能从这玩意上面说事,这个玉玺当年朱元璋也想要,只不过没有找到罢了!

    而朱元璋在正式和元朝开战之前,也提出过政治口号来说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

    而皇太极本人也很尊敬藏传佛教,送给藏传佛教礼物,并且也确实得到了藏传佛教的支持,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顺治时期,达赖还曾经亲自去北京见过顺治,而顺治也承认了达赖是西藏最高统治者,而达赖必须听命于清朝政府。

    我承认你的地位,你必须听我的命令。

    做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康熙时代已经不能考虑单纯的满族人,必须得到汉族,满族,藏族和蒙族的支持,只有所有民族都支持清朝,清朝的统治才能更稳固。

    而五台山这个地方就比较特殊了,不仅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周边蒙古人和汉人的信仰所在地。

    所以,康熙多次去五台山的目地比起看自己父亲顺治的意义要大的多,而顺治也不可能出家,毕竟都是没有谱的事情。

    如果说别人的记载不靠谱,那么汤若望的记载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这是顺治生前非常信任的人。

    汤若望说,顺治生前非常害怕得这种传染病,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还真的得了,得了之后也走的很快,死的时候也才二十多岁。

    写到这里,我的观点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我认为顺治确实是死了,并不存在出家,而之所以有这种传闻出现,可能还是和顺治生前比较喜欢和和尚们走的太近有关系吧!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我们这一辈人看不到,我们的子孙辈一定能够看到,毕竟清朝的皇陵还在那里放着呢。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