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 汤若望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 汤若望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比较于老年人接受不了新鲜事物,年轻的顺治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他还非常年轻,年轻的顺治正是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的年纪,尤其对德国人汤若望比较感兴趣。

    这个人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上面占据着非常高的位置,他的信仰(耶稣)坚固,学识渊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刚开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对这位外国朋友的态度谈不上有好感,并且对汤若望传教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因为这个汤若望的背景确实比较复杂一些,要想得到清朝的认可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早在明朝的时候,德国人汤若望就已经来到了中国,并且在崇祯的手下干活,还为明朝铸造过大炮,这个大炮打谁,就不用多说了。

    正因为这一层关系,清朝对汤若望一直很不放心,而胆子一向很大的汤若望就给多尔衮写了一封信,希望多尔衮能够了解一下钦天监的重要性!

    钦天监这个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星相,总之这是一个很玄幻的部门,一般人基本也看不懂,而对于皇帝来说,那就是很讲究的事情。

    多尔衮出于政治考量就同意了这件事情。

    而汤若望本人也从明朝的下属成为了给清朝打工的人,多尔衮也很重视汤若望这个人,有一次多尔衮想修宫殿,谁都不敢劝,只有汤若望挺身而出用星相来忽悠多尔衮,你建造这个宫殿是不对的,对你是不利的等等。

    最终,多尔衮还是听了汤若望的话。

    总之,汤若望在多尔衮时期混的还不错,顺治亲政以后汤若望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期。

    顺治八年的时候,顺治的母亲孝庄得了病,中医去看过之后都束手无策,而汤若望将自己带来的西药给了孝庄,大家都知道西药见效比较快一些,所以孝庄的病很快就好了。

    经过这么一出之后,孝庄就变得有些神神叨叨了,汤若望送给了孝庄一个十字架,而孝庄将十字架戴在胸口,像佩戴金银珠宝一样,显得非常重视,不仅如此,孝庄还对汤若望表示自己要像对待自己老爸一样来对待汤若望。

    自己的母亲问别人叫义父,顺治知道了这件事情是什么反应呢?

    我估计大家都想不到,顺治表示既然我妈叫你爸爸,那么论资排辈我应该叫你爷爷。

    这辈分整的,确实是没错,不过我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而汤若望对顺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说康熙之所以能被立为继承人,就和汤若望有关系,而顺治也没有亏待汤若望,封汤若望为通玄法师。

    这个封号就可以看出来,玄本来就是一个很玄的东西,通玄那就了不得了。

    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对汤若望的评价非常高,甚至认为汤若望就相当于唐太宗时期的魏征,魏征这个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敢和皇帝提意见。

    这一点,本人是不怎么敢苟同,毕竟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

    而随着顺治的年纪增长和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让顺治从相信科学(神学)这条路慢慢的向着沉迷佛学而一路狂飙,至于有没有回头,我们后面还会再说。

    而汤若望只怕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也会随着顺治的死亡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