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七章 连破二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七章 连破二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当时的人所说,李定国的兵不仅战斗力强悍,并且纪律非常严明,这样的军队再配上李定国这种名将,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所以,孔有德输的真不冤枉。

    孔有德这边一自杀,清朝非常震撼,急忙派了洪承畴和尼堪带人过来支援,洪承畴是老熟人了,之前我们说过,松锦之战投降了清朝。

    而这个尼堪大家可能不太熟,简单介绍一下,尼堪是亲王,他的爷爷是努尔哈赤,父亲是之前出扬过的褚英,就是被努尔哈赤软禁的长子。

    汉人将领和清军将领同时出动,说明两点,首先清朝政府对汉人投降将领的信任有所下降,其次是真的到了紧要关头,清朝非常重视。

    原本,天才将领李定国已经设置好了埋伏等到清军一过来,马上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孙可望却因为和李定国争功,直接破坏了李定国的计划。

    即便如此,李定国依旧杀死了尼堪本人,由于李定国的武器是大刀,尼堪直接被李定国劈成了两半,想一想还是挺可怕的,毕竟需要多大的力道才能将一个人劈成两半。

    杀死了孔有德和尼堪之后,李定国让人画了这两个人的画像,到处宣传起来。

    而尼堪的死,引发了清朝巨大的轰动,当时就有一部分人提出了这么一个方案,打算放弃西南各省和李定国平分天下。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么历史的走向很有可能又大不一样了。

    而黄宗羲也说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这个评价够高吧!

    其实,之前我们也说过如果南明不内讧的话,真的将清军赶回到关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偏偏南明这帮人就喜欢搞内讧。

    不光南明的朝廷喜欢搞,农民军也喜欢搞,仿佛权力这种东西真的具有一种魔力。

    孔有德打了败仗,选择了自杀,而另外一路的吴三桂很明显是比孔有德的军事水平高了好几个档次,李定国这边都快把清军打的不敢出战了,吴三桂那边也是将农民军打的七零八落惨不忍睹,甚至副将都被吴三桂干掉了。

    如果有上帝视角,这个时候的最好办法就是农民军和南明联合起来,万众一心,让李定国去解决吴三桂,站稳脚跟之后再来收复失地。

    可当时的农民军是没有上帝视角的!

    孙可望因为嫉妒李定国的战功,就打算找个机会黑了李定国,而李定国得知孙可望打算黑了自己的时候,居然哭了,流着眼泪对旁边的人说

    “孙可望这个人,不可共事,但是现在局面这个样子,我还是要真诚的和他相处。”

    这就是宁可孙可望负我,我不负孙可望也!

    哭完之后的李定国给孙可望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的告诉孙可望,现在这个局面不容易,咱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恢复大明的江山,希望你不要意气用事。

    孙可望看到李定国的信之后大怒,当即就要带着人来干李定国。

    说实话,孙可望的军事能力是有的,但要说起去干李定国,估计还差的远,因为这两个人压根不是一个水平的。

    为了避免双方起内讧,李定国迫不得已离开了湖南去了广西,李定国的部下都说,这次机会失去了,只怕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这就是命,不信也不行!

    有的时候,机会如果把握住了就真的能够成就大事。

    孙可望确实够蠢,李定国主动避让之后,孙可望居然还派人去追杀李定国,结果遇到了清军,被清军一路猛打,李定国打下来的大好局势就这样陨落了。

    名将这种珍稀物种,属实不易!

    所谓千军易得,名将难求,这句话真不是白给的,李定国就是其中的一员。

    到了两广的李定国依旧生猛,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掀起来了广东人民抗击清军的高潮来。

    恰好,在这边执行平叛任务的洪承畴听说李定国就在广东,洪承畴真的很欣赏李定国,仿佛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军事天赋,就想招揽李定国为自己所用。

    而李定国直接拒绝了洪承畴的招降,在李定国看来,自己算不上一个读书人,可比当了汉奸的洪承畴品德上要高贵多了。

    据说洪承畴投降清朝之后,负责平定南明的叛乱,当时就在江南抓到了一个通缉犯,这个通缉犯年纪不大,洪承畴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人才就想招降这个人。

    洪承畴语气温和的对这个少年说,我看你年纪不大,起兵造反估计也是受到了别人的指使,只要你肯投降,我保证你能当官。

    没想到,这个少年接下来的话,差点没让洪承畴当扬去世。

    “听说我朝有个人叫洪承畴,这个人为国尽忠,死在了松锦之战,我非常佩服这个人,并且这个人还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都死了,我又怎么能丢他的脸。”

    这番话,简直就是杀人诛心,让洪承畴当时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