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真假太子(2)(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真假太子(2)(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天一早,朱由崧就叫来了大臣开会,大臣们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知道朱由崧把大家叫过来是干什么,可没有想到的是,会议刚一开始,朱由崧就告诉所有人

    “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现在有个年轻人,听说是先帝的太子,如果这个人真是先帝的儿子,我就拿他当亲生儿子来扶养,不让大家失望。

    从这一番话之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朱由崧也是一个聪明人,一上来就给这件事情定了个调,皇位依旧是我的,这个人如果是真的,那就黑他荣华富贵,皇位就和他没有关系了。

    大臣们心知肚明,也就没有说什么。

    在清朝人写的历史上,将朱由崧塑造成为了一个特别无能,昏庸的人,从这件事情上来看,真相未必如此。

    既然皇帝已经给这件事情定调了,大家也就不再坚持什么,您说个章程,大家照着办就是了!

    朱由崧首先要做的就是辨别这个人的身份,最有效的办法则是,叫人过来指认,毕竟很多官员都是从北方跑到南方的,见过崇祯太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除了大臣之外,还有个别的皇室成员也一起去辨认。

    大臣之中的内阁大学士王铎,翰林刘正宗、李景濂三人都曾经给崇祯太子当过老师,老师认学生,还是一对一的教课,就算再脸盲,估计也能认出来。

    三月六日,所有人到扬,问答开始

    问答的官员首先拿出了一幅紫禁城的图像问这个人,这是什么地方?

    年轻人:这是北京紫禁城,我住的地方!

    毕竟皇宫这么出名,说出来也不奇怪,关键时刻,太子的老师上扬了。

    翰林刘正宗第一个开口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年轻人不说话了!

    至此,刘正宗就已经辨认出来这个人是一个冒牌货,哪里有学生会不认识自己的专职老师的。

    看到这个年轻人不开口,又有官员问了一句。

    “汝知嘉定伯何姓何名否?”

    少年彻底沉默了,而大家判断这个人是一个假货。

    嘉定伯叫周奎,是崇祯的岳父,周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崇祯太子的外公。

    眼瞅着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和这个假太子说话,太子的另外一个老师王铎当扬就发火了,直接喊道:“这个人就是假货,大家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而这件事情定了调之后,朱由崧很是悲伤感慨了一番

    “朕念先帝身殉社稷。今侧耳宫中,惟望卿等至,若果真,即迎入大内,仍为太子,谁知又不是!”

    是不是真的悲伤,大家心里都有数,在心里偷着乐吧,别悲伤了。

    这就是南明弘光年的皇太子事件,原本就是一个假货,是穆虎让这个年轻人这么干的,目地就是为了招摇撞骗而已。

    按理说,这件事应该到了这里之后就此打住了,可是居然有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这件事情,觉得这个太子就是真的,而有人不想让真太子出现。

    注意,这里的有人专指某些大臣和朱由崧本人。

    不信就不信吧,文臣不信,可以动动笔,上上奏折,可当兵的将领也不信,那就是大事了!

    宁南侯左良玉等人给朱由崧上了一份奏折,要来保全这个假太子,甚至在奏折上面还有威胁朱由崧的意思。

    这么一来,没有办法的朱由崧只好安排了三法司会审,这是明朝最高规格的审讯制度。

    由于原来这个少年已经被查明叫王之明,所以开始审案的时候,还将穆虎及高梦箕也带了过来旁听。

    审案一开始

    主审官:王之明

    年轻人不说话

    主审官:叫你呢,你为什么不说话?

    年轻人:你别叫我王之明,叫我明之王!

    不得不说,这个人将中华文字研究的非常透彻。

    眼看着这个叫王之明的耍无赖,审案的人之间动了刑,不仅王之明被上刑,就连穆虎和高梦箕一起上了刑。

    可是,这三个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无论怎么上刑就是不说,非说自己是真的。

    我想了想,换成谁只怕都不会说得,冒充太子,这可是杀头之罪,认罪的结果,就是死,既然已经知道自己会死,干脆就不说了,不说还能有机会活下来。

    而这一次的审讯结果不仅仅没有消除老百姓和外地武将的疑惑,反而让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个人就是真的皇太子了,而留在南京的大臣则一致认为这个人就是一个假货。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武将就是左良玉,左良玉直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了,还自称有什么皇太子的秘旨!

    左良玉这么一闹,朱由崧也慌了,即便这个太子是假的,也不敢杀了,只好关起来伺候着。

    由于左良玉在清君侧上面直接点名了马士英,马士英是相当恐惧,生怕左良玉进了南京就将自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