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 吴三桂的选择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 吴三桂的选择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唐通向崇祯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皇帝对自己信任,崇祯很高兴,结果唐通和崇祯告别之后马上去了居庸关投降了李自成。

    做为北京的门户,居庸关没了,北京看上去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而吴三桂之前一直在等待着放弃宁远,过来北京救援,却迟迟等不到这个命令,一直到局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等到了崇祯的命令,并且是平西伯。

    吴三桂一看到这个封号,马上就明白了为啥不是平东,平南而是平西,看来这个平西就是专指的农民军!

    太监谢文举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吴三桂之后,吴三桂没有拒绝,而是马上安排撤离,因为他的手底下不光是有兵,还有很多老百姓,由于人数众多,所以吴三桂的行走速度那是相当的慢,甚至可以说是龟速!

    百姓在前面走,吴三桂带着兵马在后面慢慢跟着,而清军也是相当配合,也不过去偷袭!

    吴三桂难道不知道北京什么情况?他当然知道,但是许多年前袁崇焕的下扬依旧在吴三桂的脑海之中回荡着,袁崇焕不顾一切的去北京勤王,打完仗之后就被崇祯砍了。

    至于清军为什么不动,那是因为清军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

    一直到了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十七日,清军才知道,多尔衮马上下令,准备进军关内,涿鹿天下!

    而吴三桂,在三月十六日的时候已经到了山海关,之前我们说过,吴三桂因为护送百姓,所以走的是龟速,如果吴三桂真的有心去勤王护驾的话,一直到这个时候还完全来得及。

    吴三桂进入山海关的时候,大顺军已经过了昌平,就在北京郊区,吴三桂却并不着急去救北京,而是向崇祯请示,由于随行的老百姓太多,先安顿几天再去救援。

    四天之后的三月二十日,吴三桂带着人在丰润打败了已经投降大顺军的明军将领唐通,这个唐通之前出现过,就是唐总兵。

    而这个时候的崇祯在干嘛呢?

    尸体已经在煤山上吊了两天了!

    吴三桂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到的山海关,而崇祯是三月十九日凌晨吊死在了煤山,所以你说吴三桂有没有错?

    当然有错,如果吴三桂在到了山海关之后能够马上去救援,明朝或许还能再撑几年,只不过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知道崇祯上吊死了的消息之后,吴三桂马上调转马头回到了山海关。

    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多尔衮决定入关,并且改变了清军的策略,原来打的是明军,主要就是抢劫,现在改变了这个性质,清军即将从一帮土匪变为开公司(夺取天下),而主要的竞争对手也变成了农民军。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带领大军来到了山海关,大争一触即发!

    而在此之前,吴三桂是考虑过投降大顺军的,因为吴三桂和大顺军并没有什么恩怨,反而和关外的清军经常打仗。

    就在吴三桂准备投降李自成的时候,却突然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在北京被大顺军给搞了,不仅仅把自己家里洗劫一空,还把吴襄给打了,顺带着还将自己的女人陈圆圆给抢走了!

    至此,吴三桂决定不投降大顺军,而是秘密联系了多尔衮,准备投降。

    而这个事情也有一个成语叫冲冠一怒为红颜!

    其实,这个事情大家当做故事来听一听就得了,做为一个头脑清晰的人,吴三桂不但会打仗,还懂政治,压根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干出这么冲动的事情来。

    真正让吴三桂决定不投降李自成的原因还是李自成部进入北京之后,没有好好的对待明朝官员,而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绝对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

    而若干年后,伟人则说

    “坚决不做李自成!”

    看得那是相当透彻!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