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大清不到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诈降(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清不到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诈降(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锦防线以山海关为后援,宁远为中,锦州做为先锋城市,按照袁崇焕的想法,慢慢来,不着急,能收复一点是一点。

    只不过,袁崇焕忘记了当年自己吹过的牛!

    当时,崇祯接见袁崇焕,袁崇焕一激动说了一句,五年可以平定辽东,按照后来袁崇焕的表现来看,五年能在辽东让明军站稳就不错了,收复基本是白给。

    而事实上,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曾经来过一次,想瞧瞧这位袁大人整天忙着砌墙都有什么成果。

    结果被袁崇焕暴打了一顿!

    而这口气,皇太极明显是咽不下去的,可还没有等他找到袁崇焕报仇,袁崇焕就被崇祯干掉了,之前我们说过,袁崇焕曾经干掉了皮岛守卫毛文龙先生,而袁崇焕被崇祯干掉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干掉了毛文龙。

    有意思吧?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崇祯四年,正在大凌河干工程的祖大寿(袁崇焕亲信将领),墙还没有修完,皇太极就带着人赶了过来,祖大寿一看这情况,城门一关,等待救援吧!

    可当时的大凌河城之中没有多少粮食,坐在城里的祖大寿很快就发现,粮食不够吃的了,这么一来,所有人都慌了!

    祖大寿一看这情况,当兵的可以慌,如果自己当将军的慌了,那么这支部队基本就完蛋了。

    眼瞅着这么下去不是办法,祖大寿就安排人突围了几次,结果都被打了回来。

    而皇太极明显是知道了祖大寿没有粮食了,爱惜人才的皇太极就想着劝降祖大寿,原本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可没有想到祖大寿马上就投降了。

    看到祖大寿这么上道,皇太极也是丝毫不含糊,马上就把自己的衣服和战马全部都赏赐给了祖大寿。

    结果,没多久的功夫,祖大寿就跑了!

    敢情,这是假投降,当时就把皇太极气的不轻,发誓抓到祖大寿绝对要杀了他。

    原来,祖大寿假投降之后,就告诉皇太极,说你不是想打锦州嘛,我在锦州有熟人,我去了之后,马上当内应,这锦州不就拿到手了?

    皇太极一听,那是相当的高兴,就同意了祖大寿的方法,结果祖大寿回到了锦州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不但没有当内应,反而将锦州给守了起来,压根不给皇太极机会。

    而祖大寿到了锦州之后,皇太极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派了几波信使过去,提醒祖大寿你是来当内应的,刚开始的时候祖大寿还忽悠一下皇太极,到后来索性连人都不见了。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才意识到自己原来遇到了一个诈骗犯。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皇太极经过总结,发现了一个问题,要想进入关内,最直接的方法肯定是走山海关,而走山海关之前必须要拿下锦州!

    崇祯十三年,皇太极带着人来了!

    六月份的时候,锦州城已经被皇太极给包围的水泄不通,而在锦州的祖大寿突然惊奇的发现,皇太极是真够下本的,一边让人围着锦州,一边阻拦明朝的援军。

    看样子,这一次是不拿下锦州誓不罢休!

    即便这样,祖大寿依旧坚持着!

    就这么耗着,从六月份皇太极来,双方一直耗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

    皇太极又开始行动了,为了让锦州的明军死心,皇太极让人在锦州城周围都挖掘了壕沟,这下子的锦州城的明军彻底无语了。

    其实明军还好一些,而祖大寿手底下还有一部分战斗力特别强的蒙古人,这些蒙古人眼看局面成了这样,就私自找到了清军,表示愿意当内应投降。

    祖大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吃惊,赶紧安排部署,却还是晚了一步,双方就这样打了起来,眼看着明军起了内讧,清军抓住这个机会,顺利进城。

    而祖大寿则带着明军,退到了锦州的内城之中继续坚守。

    而事实上,祖大寿在刚被清军包围的时候,已经给崇祯上了折子了,表示自己还能坚持,朝廷要是过来救援,一定要小心不要中了埋伏。

    崇祯收到祖大寿这封救援信之后,马上安排了人去救援,扫视了一圈之后,崇祯亲自拍板,就让洪承畴上!

    洪承畴这个人在明末清初非常有名,这个人是明朝将领,却投降了清朝!

    而洪承畴这次也不白给,带来了几乎明军的全部精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曹变蛟(曹文诏的侄子)和吴三桂!

    而洪承畴带的人也不少,足足有十几万人。

    由于自己手底下带了这么多人,也几乎是明朝能拿出的全部家当了,所以洪承畴很谨慎,他到了辽东之后没有马上开打,而是先进入了宁远观察。

    事实上,洪承畴是对的,因为这扬仗确实输不起,洪承畴输不起,明朝也输不起。

    就在洪承畴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的时候,朝廷催促决战的旨意是一次接着一次,兵部尚书先催,崇祯又亲自催,要求洪承畴马上决战,速战速决!

    洪承畴很无奈,这可是打仗,又不
>>>点击查看《大清不到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