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59章 太阳黑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章节目录 第559章 太阳黑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桓非常高兴,说道:“咱们有了这么多玉米,红薯和土豆作为粗粮,配合水稻小麦等主食,我们将士和百姓餐桌上就不愁没有粮食了。

    现在产的这些玉米,红薯和土豆够将士们吃多久?”

    “初步预算,单单吃玉米,土豆和红薯都够全军将士吃半年的,如果加上大米等主粮,够一年以上了。而且我们粗粮三至六个月就会产出一次,所以我们的战备粮会越来越多。”

    这还是文武百官第一次听到这三种新来的农作物的产量,一时间都兴奋不已,有些又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三个女人,心想他们这些话是不是靠谱,有没有吹牛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见她们言之凿凿,并没有任何心虚的神色,由此断定这是真的。

    毕竟这些产量不是她们嘴巴上说了算,是要有很多人参与其中,最终是要有实际的核实数字的,所以应该不会造假,否则纸包不住火。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这个数字太让人震惊了,也太让人兴奋了,因为可以解决很多人的生存问题。

    赵桓说道:“这些粮食在保证军粮的同时,可以逐步适当的推向市扬,让百姓也尝到他们的滋味,对了,粮种分发给百姓,他们的耕种情况怎么样?”

    赵桓望向了司农寺卿黄渊璟。

    黄渊璟忙躬身出列,说道:“启禀陛下,情况不是很乐观,我们前些日子专门派人到各地巡视了一遍,粮食种子早就发下去了,但真正种在地里的很少,十成只有一成。

    很多农人不相信这些东西可以种出那么高产量的粮食来,也不相信这些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能吃。很多人直接扔掉了,当然更多的是放在仓库里烂掉了,吃都不敢吃。

    因为有谣言说这东西有毒,是从万里之外来的东西,谁知道吃了会怎么样?各种坊间传闻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赵桓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为什么不上奏告诉朕?”

    黄渊璟惶恐不安地拱手说道:“是臣的无知无能,臣想劝告这些农人,让他们尽快把这些新的农作物耕种下去。

    并且派人反复的告诉他们,说这些真的可以产出高产的粮食,能够果腹,没有毒,而且口感很好。

    但是听我们话的把它种下去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人种下去了,也都不得其法,没有长出什么庄稼来,反倒说我们这些粮食不好,种不出东西。

    臣不甘心这么好的东西浪费了,所以想尽可能的劝他们,等到有些成果再向皇帝禀禀报,毕竟这种事就算告诉了官家,只会给官家添堵,也是我们司农寺的失职,想尽可能弥补之后再说。”

    赵桓点头,神色稍稍缓和,说道:

    “你们的想法也是好的,想把事情尽量做好再告诉朕,实际上不必如此,新生事物遇到阻力是肯定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对吧?”

    赵桓的这一句轻松的幽默,让文武百官都会心的笑了,连连点头。

    赵桓随即又说道:“百姓不相信这些新来的农作物能够高产,并且口感很好,还能果腹,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现成的东西。

    其实,这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还不知道的东西,当然会心存疑虑,何况还要他们花费劳力和精力去打点这些东西,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吃还心中有怀疑。

    因此,要宽容他们,我们只需要用事实说话,把这些粮食推到市扬上去卖,让他们真的买回家去,吃了之后知道这东西能吃饱能果腹,而且产量高,逐渐就会推广开的。

    不用担心,也不用着急,你们去劝还不如用实实在在的东西让他们去尝,事实胜于雄辩,从来都是这个道理,对百姓要有足够的耐心。”

    黄渊璟连连点头,躬身答应。

    赵桓对幸子等三人说道:“你们以后产出来的玉米,土豆和红薯将一半供给军队做军粮储备,另一半在市扬上出售给百姓,并让他们随便尝。

    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供给军队做军粮的,军人能吃,难道他们就不能吃吗?他们的命比军人还要珍贵吗?

    必要时你们卖土豆,红薯,玉米的可以自己当面吃一下,给他们看看到底会不会中毒?

    当然有些土豆发了芽是不能吃的,那是真的有毒,要小心了。”

    幸子三人都吓了一跳,这个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都赶紧记在心上,尤其是土豆兵团的提督纯子更是心里反复告诫自己,发了芽的土豆不能吃,要尽快把这消息传达下去。

    接着赵桓扫视众人:“还有人有什么事必须在大朝会上说的吗?”

    赵桓是提醒大家,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就不要在朝堂上浪费众人的时间了,私下说就可以。

    众大臣赶紧都摇头,没人再出来。

    邵成章宣布散朝。

    在群臣的恭送中,赵桓起身退到殿后。群臣这才陆续散去。

    赵桓回到福宁殿。

    稍为休息之后,便来到御书房签署奏折。

    在这里,朱皇后、朱德妃和李
>>>点击查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