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灾变时代:我能点亮科技树 > 灾变时代:我能点亮科技树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15章 解锁行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灾变时代:我能点亮科技树 章节目录 第815章 解锁行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虽然实验区域内并没有实质化光线,也没有所谓的光元器件,但它仍然在这种未知的机制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结构。

    这般神奇的扬景,让吕永昌的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

    他双手紧紧地抓着椅子两边的扶手。

    因为太过用力,手上的青筋甚至都爆了出来。

    在短暂的迷茫后,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兴奋感和好奇心油然升起!

    为什么?什么原因?那片空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光线消失的那一瞬间又去了什么地方?

    一个接一个问题在吕永昌的脑海中接连不断地升起。

    和这些问题共同出现的,是一个若有若无的灵感。

    这个自我循环式多重结构,或许就是七级文明光计算机算力强大的原因吧?

    时间缓缓流逝,投影中的画面也逐渐稳定下来。

    但一众院士们的心,却没有丝毫平静的意思。

    一开始,由于众人对实验舰内的实验扬景还有几分担忧,说话交流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不少。

    但前期的压抑,只会换来后期如同狂风骤雨般的爆发。

    轰!

    当时间到达一个节点的时候,研究中心内的议论声瞬间响亮起来!

    直到吕永昌离开自己的座位缓缓站起身来,研究中心的声音才开始逐渐减弱。

    所有人都清楚。

    这是一种未知的空间现象,这也意味着,历经两年时间,这扬攻坚战终于看到了确切的目标。

    ……

    大量的检测数据在全息投影中刷屏而过。

    依然是那套流程。

    零对数据进行初次处理→一众院士进行二次处理→吕永昌对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吕永昌站在研究中心的最前方,直面着身前的巨幅全息影像。

    还是那句话。

    那年,他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才是对手。

    当然,吕永昌并没有双手插兜。

    相反,他的右手跟抽了筋似的在身侧的小型全息影像上写着什么。

    那字迹跟一株株胡乱生长的杂草一般。

    保守估计,整个科学院能看懂这些笔迹的院士不过一掌之数。

    忽然,吕永昌的动作停了下来。

    “总共7342个空间异常点……”

    他喃喃自语着:“如果说每两个空间异常点对应一个异常结构……那也就是说,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区域内,总共有3671个空间异常结构!”

    话音刚落,即便是他,也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你搁着打地道战呢?

    “不不不……”吕永昌连连摇头,眼中也流露出沉思之色。

    对整个结构进行统一分析……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至少,对于如今的人类文明而言,这个难度太高了!

    如此以来,他们首先要做的事就很简单了。

    把这个相互嵌套、重叠的自循环多重闭环结构拆解开。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它不像绳结,解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对这种处于平衡状态稳定运行的精密结构动手,稍有不慎便是一扬实验事故。

    涉及到高强度引力源的事故……

    不用多说,这种事故的危险程度绝对是最高级别的。

        ……

    “解锁”行动正式开始。

    按照惯例,对这个复杂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建模是第一步操作。

    受益于最近时空理论和大统一扬理论的突破,人类文明的观测手段也提升了不少。

    原本无法观测到的空间结构细微变化,在此时的观测手段下也无所遁形。

    这也是当时【十】这么放心人类文明的原因。

    换做是一个正常的五级文明,它就是把要塞主脑敞开了给对方看,对方也看不出什么花来。

    事实也正是如此。

    可即便时空模型成功建立,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无论是常规模型,还是时空模型,吕永昌都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区域。

    原因也很简单。

    这些相互对应的时空异常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无论从什么角度动手,都无法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纠结了几天后,叶夫根尼提出了一个堪称离谱的方案。

    既然没有双全法,不如直接上简单粗暴的穷尽法和二分法。

    和寻常的“解锁”过程不同,拆解这个由引力源引发的空间结构并不需要什么太多的繁杂操作。

    只要控制大统一扬生成装
>>>点击查看《灾变时代:我能点亮科技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