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初唐逍遥王爷 > 初唐逍遥王爷目录 > 第八卷 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初唐逍遥王爷 第八卷 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我本来想在与苏大人见面后,送他那么一块牌匾,上面就由本人亲自著名:‘为官三年,天高九尺’或者想上‘为官不过三载尔,百姓明悟九重天’云云……”李泰一脸淡笑道,但黑色的眸子却又闪烁着不为人知的精芒,此刻的李泰,正完好地发挥其一心二用的本事,思考着苏达克带回来的讯息。

    “天高九尺?天怎么高九尺?”

    果然,不明所以的人还真是很多,两个天真的公主同时上钩了,李漱没接触过什么官员,自然也不会明白当官如何等等。同样的,黛丽雅也是如此。

    武媚娘、布兰、苏珊相视一笑,前者微笑着为二女解惑道:“不是说为官三年,天高九尺吗?对折来算,那就是为官一年,天高三尺。这不就验证了‘挖地三尺’的典故吗?再说,天怎么可能会变高呢?恐怕只有地被不断地挖低吧?”

    黛丽雅与李漱均是大为惊讶,奇怪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泰嘿嘿一笑,又开始了带坏两个纯洁女孩的毁人善良之路,“你们想啊,苏大人的家族该有多大?一般来说吗?这种古老的大家族,就跟皇族一样的无耻,在背后干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龌龊勾当。而且嘛,你们也别忘了,现在的萨珊波斯可是处在乱世,乱世人命贱如草。哪个不是拼命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人,为了自己家族,为了自己后人着想的?苏大人家大业大,要保持这么大的家业,其隐藏的手段自然是无法拿到台面上了。

    另外嘛,在乱世,官员贪污受络是难免的事,你不贪倒成了怪事了!再说,你贪污没人说你好,你不贪污,也没人说你坏吧?民都已经不僚生了,能活下去就是谢天谢地了。哪怕你真是每年都挂三层地皮,老百姓也不会说什么。只怕你做到‘燕过拔毛’的地步,半点活路都不留给老百姓,这样的人才是老百姓最痛恨的。

    当官的嘛,哪有真正一干二净的?那只能在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开国时期才会出现,之后的官员,或多或少都跟‘贪’撤到一起了。

    至于咱们苏大人嘛!按照我的看法,挂地皮是一定滴!但是,老百姓的活路还是有滴!至于其他的嘛?请听我慢慢道来……我说了什么?听好了……那就是……天机不可泄露……”

    之后,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亚希听到了李泰当日的一席话,略微呆滞地沉吟了好久,亚希才道出了一翻被称之为中世纪最了解魏王的名句之一:在我看来,如果像魏王这样的人物当上帝王,那绝对是天下万民的悲哀!也幸好他无意于帝位,而是专心于利益至上的经商。这种人,如果从事经商,那么,总是其一生能耐再大,他的危害也仅是祸国秧民!而若他当上了帝王,那么,一位事事讲究绝对利益的帝王,他所带来的,绝对是整个帝国周遍地区和国家的噩梦!当然,在其自己国内,这么一位言利的帝王,也是万民的苦楚所在。而这样的帝王,一向是历史学家们最为喜爱的。因为,他们终于有事可做了!一方面积极研究这位帝王的生平,另一方面,及尽自己的言辞,毫不吝惜地对其进行各类能够提高自己名声的评价……

    当时,亚希不过是随兴所感而发,但却被后世一致认为是对大唐魏王最公正、正中肯的评价之一!

    ...............

    听了李泰的话,两个显然未曾太明白的少女,不由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这李泰所说的话,新奇远远大于本质,新鲜远远比本身事实来得有吸引力。

    看到两女满脸希奇的样子,李泰不由苦笑,跟一些并不清楚世间疾苦的帝女公主解释世间云云众人疾苦等等,那可真不是一般的难啊!

    也难怪很多宗教能红,很多宗教会灭亡了。手段是其一,吸引力是其二,新奇是其三。这也大概就是华夏本土道教这教没落,而外来佛教昌盛并替代道教的原因之一了吧。

    与其跟这些自小生活在繁华帝都的皇室子女说那么多废话,还不如使尽花样玩弄手段来的好!道教在练丹、修仙之外很少能吸引人!而佛教则不然,又是在平民身上下工夫,又是在皇室成员等等身上传教讲解经书云云……

    总之嘛,要想让自己的宗教发扬光大,手段不卑鄙不行!

    另外,综观整个历史,战局着华夏民族绝对统治思想的,那可是儒家!

    佛、道若无儒家支持,没有儒家认可,岂可继续生存在华夏大地上?因此,在巴结士大夫这一条上,刚开始道、儒难分,到后来是佛教做得更好!

    谁又说佛学那种仁慈的思维不是儒家的延伸呢?完全可以是儒家利用佛教达成其在道教所无法达成的目的。一个战局朝野,一个控制民间,一内一外,将这种思想彻底灌输到了华夏民族!

    尤其是宋太祖窃国者荣后,整个华夏民族开始重文轻武,而佛教的思维在某一时间、某一事段、某一年代完全适应了儒家,而儒家也乐得利用佛教,结果两帮本就不安好心,各自想着自己一方利益的家伙们,一怕即合。瞬间,双方同流合污、气味相投。

    从此,狼和狈走到了一起,从此再难分离!恐
>>>点击查看《初唐逍遥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