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初唐逍遥王爷 > 初唐逍遥王爷目录 > 第六卷 第八章 西线攻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初唐逍遥王爷 第六卷 第八章 西线攻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萨珊波斯的选择,李泰不打算提什么意见,更别提干涉了。在他看来,这象兵多半是组建不起来的了,不管是时间、精力、财力等方面,都不行。当然,他不是说波斯穷,相反,波斯商人在唐朝遍地都是,这个曾经被欧洲称之为遍地黄金的帝国,它能穷吗?只不过,目前正在抗击白衣大食,财政肯定吃紧,但若是要挪出个十多万大军的粮食,还是绝对没问题的。对波斯此地,李泰只恨不是后世,这可是块富得流油的宝地啊,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可惜,在初唐没法开发,真是可惜了。

    自从与布兰谈话之后,李泰沉静下来,不断思考着自己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有象兵带来的利弊等。

    不久,军队护送着李泰等人来到了波斯帝都泰西封,萨珊朝波斯万王之王伊嗣侯亲自出城迎接。

    李泰不禁苦笑,先有李世民出长安迎接自己与李恪,如今有波斯王。那么,等自己去了白衣大食,是否也有哈里发亲自出迎呢?将来为了利益,在向西去埃及,那该有谁来迎接呢?当地土着人?还是拜占廷驻埃及总督?真是有趣啊,当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算计这些时,这历史也改变了。

    第二任也就是现在的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时期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扩张。635年(贞观九年),经过半年围困,大马士革投降。636年(贞观十年),“安拉之剑”大将哈立德在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畔与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派遣的军队决战,结果拜军大败,统帅战死。到640年(贞观十四年),包括凯撒里亚、耶路撒冷,整个叙利亚从南到北全被征服。

    但李泰的穿越却令得这些改变了,此刻已是贞观十四年,却不见叙利亚被征服。而原本在进攻波斯同时,阿拉伯名将阿穆尔率大军640年攻入埃及。由于得到当地土着科普特人的支持,在阿拉伯人攻克几座城市后,拜占廷驻埃及总督纳贡求和。642年拜占廷军队撤出亚历山大里亚港,阿拉伯人占领全埃及。因为李泰表示出的对埃及的想法,使得拜占庭不敢轻易放弃埃及。同样,李泰也派人进入埃及,与当地土着人取得联系,若能抵抗白衣大食进攻,十分愿意助其成立一个自由的国家。因为李泰记得,遵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正统派),崇尚白色,我国古代称之为“白衣大食”的倭马亚王朝,他的主要支持者是叙利亚和埃及的大贵族,因此他们把首都迁至大马士革。若是能帮策动埃及,那么,白衣大食的战争势必很难。

    再过四年,即644年(贞观十八年)底,现任哈里发欧麦尔将遇刺身亡,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将被推选为新任哈里发。奥斯曼虽是穆罕默德的早期信徒,但其家族却原是麦加古莱西部落最有权势的家族,曾是穆罕默德的政敌。奥斯曼本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许多重要官职,都用其族人担任,结果引起不满。在656年6月,一些受党派斗争利用的阿拉伯战士,包括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的儿子回到麦地那,杀死了八十岁的奥斯曼。于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被推选为第四任哈里发.

    然而,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为首的倭马亚贵族在大马士革的清真寺里展出了奥斯曼的血衣,提出阿里不配当哈里发。赞同的还有先知的妻子阿以涉,因为阿里曾对她不敬。于是两军对垒,当阿里的队伍快要打胜时,好几部《古兰经》拴在对方的长矛上,高高举在空中,意思是不要用武力而要用《古兰经》来决定。直率的阿里同意把问题交付公断一一阿里的无能就在于此,他缺少哈里发应有的气质。结果引起双重后果:一是拥护阿里的这一派分裂,出现哈瓦利及派(意为“出走”),他们认为除真主的调解外,绝无调解。哈瓦利及派遭到阿里的镇压。二是公断的结果不利于阿里,阿里又拒绝退位,但其权威已落地。661年,阿里被哈瓦利及派刺杀。

    换而言之,李泰之所以敢站早白衣大食的对立面,那是因为他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因为阿拉伯内部各部落的矛盾,他们才不得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这无疑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但同样的,他若真有本事,那就该在这内部矛盾上做文章,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出相应对付方法的。只要能提前引发矛盾,那么,白衣大食之后的‘绿衣大事’、‘黑衣大食’等,各种可能都会发生,伊斯兰教派系之争,内部矛盾之争,任何一个都足以令这个强盛一时的大帝国毁灭。但若东方的大唐一直抱着有始至终不变的仁慈对待这事件的局势,那么,这又会是另一种场面。

    ..............

    原本在雅穆克战役后,欧麦尔派遣赛耳德率军开赴伊拉克前线即萨珊波斯西部。于637年(贞观十一年)5月在卡迪西亚与波斯军会战,阿拉伯白衣大食军队大胜。6月,赛耳德胜利进入波斯首都泰西封,波斯皇帝已弃城而逃。643年(贞观十七年),波斯皇帝在北方最后的避难所伊斯法罕陷落,皇帝逃奔波斯东部呼罗珊。

    看着此刻的萨珊勃斯帝都泰西封,李泰有一种荒缪的感觉。因为李恪的缘故,使得白衣大食感觉到了大唐可能的插手,仅是将波斯南方重镇苏
>>>点击查看《初唐逍遥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