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突出重围 > 突出重围目录 > 正文 第二十一章(第2页/共10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突出重围 正文 第二十一章(第2页/共10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老大太喊一声,"我这个老妹子也想去送送老司令,行不行?"方怡点点头,弯腰抱起白布。

    小英抹着眼泪喊着:"姑姑,让我也去吧,我也想看看方爷爷。"梁平说:"都去吧,都去吧。"朱老太太搬个凳子,喊道:"小英,上去把照片取下来。老司令最喜欢大妹子这张照片,拿过去,让他看个仔细,二三十年没见了,过了奈何桥,也好在那边相认。"方怡不忍听下去,抱着白布出了家门。

    傍晚,方怡带着所有家庭成员和四只鸽子赶到演习指挥部所在的大院。急匆匆赶到方英达住的那幢楼,方怡看见大姐和二姐全家都在楼底下的大厅里说话,心稍放宽了一些。

    方怡问:"爸爸现在怎么样?"大姐方恬说:"真是奇迹,他还能给秦司令和周政委汇报演习情况。"方怡问道:"他们也知道了?"梁平接道:"秦司令和周政委正在Y省边防团视察,直接飞过来的。你上去看看吧。"方怡上了楼,蹑手蹑足走到门口,把掩着的门轻轻推开一个缝儿,方英达的声音马上挤了出来,依然洪亮如钟,依然有着金属的质地:"总之,我认为超额完成了任务。最主要的功绩,是锻炼和发现了一批人才。你们也都不年轻了。"周政委接道:"可不是吗,老秦五十八,我五十九,都是近耳顺之人了。方针路线对了头,干部问题就是事业的关键。"秦司令道:"事实已经证明,范英明和朱海鹏考及格了,应该把更重的担子压给他们。老首长,你就放宽心走吧。"方英达摇摇头说:"可别这么叫。"秦司令说:"你在志愿军当团参谋长时,我就在二团当通信员,和你入伍时一样大,刚过十五岁,称你老首长,没错。"周政委说:"老方,我也不遮掩了。你对你的后事有什么意见,直接告诉我们吧。"方英达朝窗外一指,说道:"看见那个土岗了吗?我没几天了,我最清楚。你们觉得不为难的话,我想葬在这个土岗上。我最初的记忆,就是四岁时在淤沪战场听到**的*炮声,最后的日子,又在主持这场演习。我想多看看这片土地。毛主席提倡火葬,我,我这个想法怕是违抗他的命令了。"周政委走到窗前看看那个上岗,说道:"苍松翠柏簇拥,一泓河水环抱,是个好地方。毛主席提倡火葬,是为子孙后代着想,不愿让太多的耕地流失。你住这里,是看山护林。老秦,你说呢?"秦司令笑道:"老首长,只怕还有其他原因吧?恐怕还为了嫂夫人吧?我在南京军区当师长时,就听说过你和嫂夫人的动人故事。你们发过誓要永生永世做夫妻。有这事吧?"方英达面带潮红,摇头摆手遮掩道:"都是路透社新闻,作不得数。我和淑娟都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不信有**,不信有来生。"秦司令说:"我尊重你的**,老首长。你戎马一生,从四岁开始,就在硝烟里熏,沤成肥,也比一般人的壮些。化作一股青烟飘走,不是可惜了吗?"三个人大笑起来。

    送走了秦司令和周政委,方怡急忙折回房间。方英达出了一身虚汗,颤着声说道:"小三,小三,给我喝支葡萄糖。"方怡放下包在红布里的相框,慌忙打开一瓶静脉注**用葡荡糖,倒进一个碗里,喂方英达喝了。

    方怡又要拿葡萄糖,方英达说:"不用了。爸一次只能喝这一支了,我的消化系统也开始背叛我了。最先叛变的是两条腿,这腰立场不坚定,像是也要当**了。"方怡把方英达扶躺在*上,又用毛巾擦擦方英达的脸,"爸,你的腿,你的腰,你的胃,战功卓著,你就别埋怨它们了。"方英达重重地拍拍自己的腿,"不!它不应该倒下,它应该再坚持七十二个小时,我只要它坚持七十二小时,可它没有坚持住。它不是**,也是懦夫,是懦夫我就瞧不起它。是的,它们战功卓著,可那只能代表历史,现在它趴下了,就该受到处分,就该挨骂!它应该像A师一样,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方怡心里再没有悲伤,充盈的只是尊敬、肃穆甚至是崇敬。她认真地看着父亲,丝毫也没有觉得这有矫情、夸大其辞的成分,问道:"爸爸,演习不是结束了吗?你为什么还要它们坚持七十二个小时?很重要吗?"方英达说:"很重要。我对最后用生命进行的这个战役,寄托很多,仅仅看一眼结果是不够的,远远不够!我应该像一个军人那样站立着,对我的近两万将士说:你们是好样的,我谢谢你们。我没有做到。我应该主持一个盛大的酒会,把我们的将领、功臣请来放松放松。他们在这荒山野岭待了近两个月。两个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打一次淮海战役。所以,我说它们过早地背叛了我,使这部交响乐
>>>点击查看《突出重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