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溯流文艺时代 > 溯流文艺时代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子叫什么?(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溯流文艺时代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子叫什么?(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传达室摆了书的事情,于东第二天就知道了,他路过学校门口的时候,周大爷还请他进去看。

    一开始看到架子上显眼位置摆的多是科幻杂志和单行本,于东还有些奇怪,等他听说这个主意是曲爱国提的,也就觉得合理了。

    曲爱国这小子心眼确实多。

    周大爷把曲爱国一顿夸,于东却知道这小子的小心思。

    无非就是想要占领宣传高地,让他们黄瓜园科幻协会在传达室这里取得主导性。

    ……

    六月底,骄阳似火。

    原定于上周四的写作课因为恰好赶上端午节,所以延迟到了周日。

    学校把周日挪出来,硬生生给学生们凑了两天半假期。

    刚过了两天半的清闲日子,又要上一整天课,加上天气很热,教室里的电风扇转动实在无力,稍坐远点都感觉不到风,所以学生们精神状态都不太好。

    而且这周的写作课又是散文训练,他们也觉得有些无聊。

    于东看着学生们的状态,用书敲了敲桌子:“是不是觉得天天写散文,有些没意思?”

    “是啊,于老师,怎么总是散文训练啊,我们光是命题散文训练都做了多少周了,要不咱们写写小品或者剧本,再不然话剧也行啊。”

    “对啊,一学期都要过去了,我们都还没碰剧本,老是写散文,有什么意思。”

    学生们唉声叹气,观点基本统一,他们对散文训练颇有意见,觉得老是做散文训练却不碰剧本,一点意思都没有。

    让学生们嚷了一会儿,于东拍了拍脑袋说道:“我也想让你们早点碰剧本,但是你们不争气啊。”

    说着他将之前学生们交上来的散文作业拿了出来,“你们自己看看,写了一个学期散文,就写成这样?”

    于东从中间找了一份出来,直接点名:“季成科,大家都说散文就是美文,但是我从你这散文——姑且叫它散文吧,我在这篇散文中间是一点没看到美在哪里。我数了数,这篇散文三千多字,却用了五十多个成语,十七八个典故。你以为散文是在玩成语接龙么?”

    季成科被点了名,本想争辩几句,于东却没给他机会,继续点了下个名字:“汪海临,你写的是什么,小学生日记?还是想要模仿《荷塘月色》?你晚上不睡觉出去看了个月亮,然后呢,草窟窿很黑,蚊子很多?你表达了什么?”

    “贾章轲。”于东又拿起贾章轲的作业,想了想,说:“写得还行。”

    随后又继续点名。

    除了贾章轲,整个戏创班学生们的作业都被于东批得体无完肤。

    而且今天于东说话很重,一点都没留情面。

    这是这学期以来从未有过的,以往于东如果要教他们什么,都是语气温和,迂回前行的,一般不会让学生感觉难堪。

    其实于东憋了很久了,这些学生的底子按说还算不错,但是他们却一点都沉不下心来,自己教了一个学期,大多数都没有明显进步。

    之前上课的时候就出过一件事情,有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写小品文、剧本抑或是小说,只留一点点时间放在散文训练上面,作业也是草草了事。

    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散文上面去。

    不止一次,有学生让于东给他们聊聊小说。因为于东的小说很出名,他们希望于东能把自己写小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不过于东每次都是直接拒绝。

    被于东劈头盖脸一顿批,学生们也都低着头不敢吱声。

    开玩笑,于东是什么人?

    不提他写的那些小说,光是他燕师大中文系毕业生这层身份就足以压住他们。

    对于想去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国内有两个中文系是他们梦想中的殿堂,就是燕大中文系和燕师大中文系。

    单单中文系来说,震旦大学在这两所学校面前都完全不够打的。

    人家能到金艺来叫戏创,简直是教学扶贫。

    所以对于于东的批评,他们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而且于东说的这些也都不是无的放矢,全都切中要害。

    教室里静了好一会儿,于东再次开口,“这周是自由训练,你们自己开始,如果有疑问就过来问我,下周考试,命题散文。”

    于东冷着脸刚说完,程砚秋忽然出现在门口,朝他招了招手。

    看到程砚秋,于东露出笑容,走了出去。

    看到于东走出去,戏创的学生们齐齐松了口气,于老师平时不骂人,这突然发飙给人的压力也太大了。

    他们又看了看门口站着的程砚秋,她经常来找于东,所以学生们都认识她,还知道她是学校的声乐老师。

    “程老师啊,程老师,以后多来探探班吧,看看于老师这变脸……”

    门外的程砚秋伸头看了看教室里面,笑着说道,“今天气氛好像不太对啊。”

    “学生们做了点错事,我稍微讲了几句,你怎么来了?”

    “我这边课刚
>>>点击查看《溯流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