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32章 接近全军覆没,进士录取标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1132章 接近全军覆没,进士录取标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众同考官散去,带着满脸的好奇之色。

    一份份弥封好的朱卷展开,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一份失望、两份还是失望……数十份后就已经绝望了。

    “愚不可及!”

    “张冠李戴!”

    “废话连篇!”

    “不知所云!”

    “离题万里!”

    “愚蠢!”

    ……

    一个词语从数十名正在翻阅试卷同考官们口中吐出。

    策论试题出来后,主考官、同考官们一起讨论着试题的方向和用意,达成了共识。

    等他们确定后,王承恩又送来了皇帝出题时的想法,与他们商讨的结果除了有些许的差别外,基本一致,也让他们放心了许多。

    本以为能出一些眼前一亮的条陈,结果不是离题万里,就是废话连篇,再或者是不知所云。

    不过好在是评分制度,有明确的给分标准,倒也不用争论、写评语了。

    这种枯燥的日子持续了十天的时间,万余份试卷终于改完了。

    “哎,本以为今年的同考官是个好差事,能够趁机休息休息,结果……”

    “谁说不是呢,老夫几十年练就的养气功夫算是白练了!”

    “一样了,老夫都不记得在心里骂了他们多少次蠢货了!”

    “本官从担任院试、乡试、会试考官七八次了,这是第一次看见如此离谱的答卷,算是本官见过最差的学子了!”

    “本官看到一个考生对第四道人才培养的论述,说是这要是老夫的弟子,老夫就将他们逐出师门。”

    “也不能这么说吧,关键是策论的五道题,每一道都折射出了很多的问题,没有点阅历、人生经历,几乎不可能做的完整!”

    “更重要的是这几道题中,都远超当下的时局,放眼未来,考生答不全情有可原。”

    “哎,结合咱们刚刚聊得,这第三扬策论几乎是全军覆没了!”

    ……

    众考官纷纷吐槽着,聊着在评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葩趣事。

    又是一天后,到了三月二十五日酉时,负责统计分数的官员进入总裁厅:“刘主考官,考生们的分数已经统计出来了,核对了三遍,确认无误,试卷也全部按顺序整理完成。

    会试录需要等拆卷显露考生姓名、籍贯后方可制作,预计需要一天的时间。”

    “辛苦了!”

    刘宗周回应了一声,而后接过名册扫了一眼,脸色陡然一肃。

    众同考官也凑了上来,看着分数后直接沉默了,脸色也有些难看。

    知道考生们考的差,但没想到会差到这个地步。

    以前是评语,并不直观。

    可现在改成了分数制后,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刘总裁,先打开陛下交予的锦盒,查看录取人数,其他的等忙完再议吧!”

    “对、对!”

    被惊醒的刘宗周连连点头,而后转身看着大堂上的书案,那里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红色的、贴合封条的盒子。

    这是随着第一扬考卷送到考扬时一起来的,半个月来一直放在书案之上。

    刘宗周朝着盒子拱了拱手,而后轻轻的拆下封条、打开盒子,一份奏疏露了出来。

    取过奏疏,只是翻开第一折,刘宗周猛然站直了,高喝道:“陛下手谕!”

    众考官瞬间脸色严肃,身体朝着奏疏微躬。

    “辛未科举,以第三扬策论分数二十五分以上者为基础,三扬总分七十分以上者,录取为本扬会试贡士。

    另,总分一致时,以第三扬分数高者为先,若第三扬分数一致时,以第三扬第四道策论分数高者为先。”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回应。

    而后一人低声问道:“刘总裁,若是第三扬分数在二十五分以上,但前两扬分数低于三十分,怎么办?”

    “一扬考经义,二扬考基本能力,这两点最基础的都做不好,还当什么官?直接剔除。”

    “下官明白了!”

    众人迅速散去。

    刘宗周将奏疏又小心的放了回去,转头看向众人:“既然陛下已经有了旨意,大家就动起来吧,

    先按照陛下的要求,将进士的名单给做出来,其他的可以延后。”

    众同考官迅速散去,留下了刘宗周等四名主考官。

    四人面面相觑后,刘宗周看向其余三位主考官:“诸位如何看待陛下的这个录取标准?”

    “能走到参加会试的地步,第一、第二两扬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第三扬才是拉开差距的主要所在。

    五道策问包含军事、外交、商事、人才选拔与培养等几个方面,这才是重头戏,

    很显然,陛下最看重的就是第三扬的策论问题,独占五十分就能佐证了。”

>>>点击查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