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24章 颠倒黑白,赤鬼与八幡大菩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1124章 颠倒黑白,赤鬼与八幡大菩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崇祯接过茶喝了一口:“大伴,安排人去传曹变蛟、李若涟来见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回应后,正准备退出东暖阁,门口值守的方家的声音响起:“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求见!”

    听着方家的话,崇祯哑然失笑,朝着王承恩挥了挥手:“朕刚要找他他就来了,传!”

    片刻后,李若涟进了东暖阁,行礼之后沉声道:“陛下,潜伏在扶桑的锦衣卫传回情报,德川幕府下达了调兵令和征兵令。”

    说着李若涟取出一份奏疏呈了上去:“陛下这就是德川幕府的征兵令全文。”

    崇祯接过扫了一眼,突然就笑了。

    这是怒极而笑。

    “扶桑真是将无耻发挥到了极致了,什么叫我们是入侵者?

    什么叫我们屠杀了他们十万大军?

    我们是恶魔、屠夫、刽子手?

    那他们侵犯大明沿海近百年,犯下种种罄竹难书的罪行算什么?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真是一群无耻之极的小人。

    征兵?动员?保护扶桑国土?

    行,朕倒是要看看你们能征兵多少,来多少朕就杀多少!”

    崇祯怒笑的看着王承恩:“大伴,回头将这份扶桑的征兵令交给礼部尚书刘宗周,让他针对此观点加以反驳,调动百姓和将士们的怒意,

    于四月初旬以后刊印,传遍大明州府。”

    “奴婢遵旨!”

    待王承恩回应后,崇祯看向李若涟:“李爱情,你继续说吧!”

    “陛下,目前扶桑各大名领地的军士都开始朝着九州岛集结,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是军队、运输马车等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估计能调动二十到三十万的正规军。

    除此之外,受征兵令的影响,各地的武士、剑客等等也纷纷朝着九州岛集结,粗略估算也是有十来万,而且还源源不断,

    更有大量的百姓已经报名参军,参与训练,只待一声令下就奔赴九州岛。”

    “扶桑根据地形推测我们的进攻路线有两条,一是借道朝鲜,横渡朝鲜海峡,进攻扶桑福冈。

    二是通过福建出发,经过琉球群岛进攻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等。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在九州岛南端的鹿儿岛和北端的福冈都布置了大军,但七成都在福冈,

    鹿儿岛这边的统帅本来是宫本武藏,但被我们干掉了,现在是井伊直孝担任,副帅则是本多忠政,

    而北端的福冈大军统帅则是伊达政宗。”

    “井伊直孝?”

    “本多忠政?”

    “伊达政宗?”

    听着三个名字,崇祯眉头皱了皱:“什么来头?”

    “陛下,井伊直孝可能不太出名,但他父亲很出名,就是有着德川三杰、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将中最年少者的井伊直政,

    人称赤夜叉、赤鬼井伊,文治武功兼备。

    井伊直孝跟着他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父亲死后,他继承了扶桑赫赫有名的井伊赤备队,是三十五万石的大名。”

    “赤夜叉?赤鬼?”

    听着外号,崇祯轻笑了一下:“夜叉、鬼可不是什么吉利的名字,早死也是正常!”

    调侃过后,继续道:“这个赤备队是什么情况?”

    “陛下,井伊赤备队是骑兵部队,全身披红甲,使用三米竹枪和小型铁炮,

    在经过独特的训练之后,战斗力极强,行动起来像一团火焰一样,所以得名赤备队,

    据我们探查,他们的人数应该在三千人左右,真正的精锐可能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以锦衣卫的估算,巅峰时期的赤备队的战力可能要比腾骧四卫高一些,

    但这些年的和平让他们堕落了,现在的战力比禁军强一些,但比腾骧四卫要差。”

    “火器时代,人数太少,没有太大意义!”

    崇祯摇了摇头,随即道:“你继续介绍!”

    “陛下,南端的副帅是本多忠政,他也不算出名,但他父亲出名,名叫本多忠胜,

    一生参与五十七战,次次都是冲锋,但从未负伤,所以世人都说他是八幡大菩萨的化身。

    织田信长称赞其为扶桑之张飞,丰臣秀吉称赞其为扶桑第一、古今独步之勇士,

    关原之战胜利后,他向统帅说:‘并不是指挥的好,而是敌人太弱。’

    本多忠政自幼接受他父亲教导,能力也是极为突出的。”

    他妈的……

    听着李若涟的介绍,崇祯心里直接爆了粗口,扶桑屁大一点的地方,怎么净出这些‘人才’?

    几万人的战争竟然出来一个古今独步的评价,简直是离大谱了。

    那要是这么算的话,华夏自古的名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按着这几个打了。

    李若涟自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
>>>点击查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