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732章 从今再无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732章 从今再无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见儿子轻轻的点了点头后,孔贞运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宋至和二年前没有衍圣公爵位,孔府依也传承了千年,

    有了爵位之后反倒是让孔府子弟愈发的放肆了,忘记先祖们建立孔府的意义所在了,

    臣有强烈的预感,陛下会开创古之未有之盛世,前几日李指挥使在南京质问复社诸生的那些话,臣铭记在心,

    身为读书人,忘记了自己的根,这很不应该,天下太平了,读书人自己耕作也能警醒自己。

    如今既然两宗都不袭封,那这个爵位理应被废除,这样也断了所有孔府子弟对这个爵位的幻想,安心研究学问,

    至于孔府、孔庙、孔林等就交由朝廷管理。”

    “陛下,臣赞同父亲的提议,这段时间臣在曲阜也听过不少的言论,说是孔圣是圣人,后人得到了朝廷的照顾,

    那么孔庙中从祀的圣公颜回、宗圣公曾参、述圣公孔伋、亚圣公孟轲等人也为儒家的发展做出了绝对的贡献,为何没有受到朝廷封赏呢?

    而且在嘉靖九年,亚圣的邹国公爵位都能罢免,为何孔圣后代的爵位不能罢免呢?

    况且在孛儿只斤·窝阔台五年,因为种种原因废除了衍圣公的爵位,长达四十三年的时间,没有衍圣公爵位,孔家依旧在,

    所以,臣以为爵位在与不在,影响不了孔府的存在,后人也不应该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沉睡不醒。”

    “好、好一个不应该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沉睡不醒,这句话是朕南巡以来听过最动听的一句话。”

    听着孔尚乾最后的一句话,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淡定的崇祯猛的拍了一下宝座的扶手,脸上挂满了笑容。

    “诸位也听听,这是何等的格局、何等的胸襟,这才是孔圣最愿意看到了,诸位当记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既然两位爱卿提议了,那朕就听两位的建议,自即日起,废除孔府衍圣公的爵位。”

    崇祯说到这里,沉思了片刻,又看向孔贞运:“虽然废除衍圣公的爵位,但因为每年孔圣诞辰都有祭孔大典,此事也需有人主持,

    朕拟定设立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一职,品秩三品,主要职责是负责祭典和儒家文化交流、宣扬等,

    朕会派礼部入驻孔府,协助你工作,所需物资银两皆由朝廷调拨,孔爱卿可否受累?”

    “哦,对了,大成至圣先师是朕重新给孔圣的尊号!”

    “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只是稍微的错愕后,孔贞运便立刻答应了下来,脸上满是喜悦之色。

    说实话,他们虽然不愿意回曲阜接掌孔府,但不代表他们不重视孔庙。

    虽然支脉在所在地也建了孔庙祭拜,但这里是孔圣的出生之地,还有孔家历代先祖埋葬的孔林,自己祖宗却是由外人祭拜,想想都不太舒服,

    如今皇帝又给了个三品的奉祀官,算是结了他的心病了。

    其次则是孔圣的尊号,自鲁哀公赐封尼父这个尊号开始,至今两千年,封号是一变再变,侯、公、王爵那是封了再降,降了再封,至今已经十七次。

    最近的一次则是大明的嘉靖帝,直接将孔圣的文宣王爵给削了,改为至圣先师,

    尊号在历任封号中降到了最低,连同亚圣孟子的国公爵位都给废掉了,足可见大明王朝对孔家的不感兴趣了。

    如今皇帝给的封号是大成至圣先师,虽然只是比嘉靖帝的至圣先师多了大成两个字,那也是认可孔圣是文道第一人了。

    众人面色有些古怪,皇帝一语成谶,前面刚说孔府如果管理不过来,那就交给朝廷管理,间隔半个时辰,竟然真的就交给了朝廷。

    “陛下,臣有本启奏!”

    崇祯刚安排完,一人又站了出来,众人定睛看去,不是天雄军指挥使兼曲阜知县卢象升又是谁?

    这位知县大人除了刚开始有人在曲阜闹事,被天雄军军士抓取劳作后,就再也没有说过什么了,这会儿站出来做什么?

    “陛下,臣以为,孔府之事只是处理了一半,自朝廷传出陛下要亲临孔府后,这曲阜县城内是人满为患,其中以读书人居多,

    他们很多在曲阜城内为孔家摇旗呐喊,很多时候公开抨击朝政,例如针对土默特的两制策略、孔府前圣子通敌事件、血脉不纯等事,

    观点很明确,那就是朝廷昏聩,决策失误等等。”

    说到这里,卢象升说着,又朝着远处招了招手,几个大箱子抬了过来,指着大箱子道:“陛下,读书人很多,臣虽然不能监察全部,但大部分都记录在册,

    能精确到月日时辰、主要参与人员和议政话题等等,臣均以记录在册,请陛下过目!”

    话音刚落,本还在小声议论的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很多人眼中瞬间充斥着惊恐之色。

    属实没有想到,这位知县大人竟然闹出了这么一出,竟然还有记录。

    洪武十五年,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各州县文庙明伦堂立一块卧碑
>>>点击查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