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97章 败家行为,用不起的掌心雷(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章节目录 第297章 败家行为,用不起的掌心雷(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里是火器研究院各司讨论技术、议会的地方。

    崇祯坐在首座之上,徐光启等人分坐两侧。

    众人喝了杯茶,吃了些点心后,崇祯看了一眼徐光启:“徐爱卿,将刚刚测试的结果说一说。”

    “是,陛下!”

    徐光启站了起来朝着崇祯行礼,随即走到一边挂着白纸的木板上,提笔画了几幅图案。

    “陛下,这几幅图就是刚刚测试的扬景。我先说说掌心雷外部材料对手雷的影响。”

    “三种材料,综合来分析,棉布最差、皮毛次之,麻绳最好,

    棉布不够结实,竹筒在落地后可能会炸裂,导致爆炸威力不够,多缠几遍能解决这个短板,但棉布容易吸水;

    皮毛虽然威力最好,但皮毛太厚,影响手感和抛射的距离,且成本也高;

    只有麻绳最合适,轻便、结实、易得、成本低。

    臣记得工部有一种处理麻的方法,制出来的麻不仅防腐防潮,且更加的有结实。”

    “更重要的一点,麻绳的外壳,不容易手滑,诸位想想,如果是大夏天,手上汗,军士扔的时候手滑,或扔的距离不够,那后果……”

    徐光启没说完,但众人却是齐刷刷的一个哆嗦。

    如果只是单一的爆炸,死几个人那倒是小事。

    可身后的众军士身上可都是有数颗掌心雷,万一爆炸火星引爆了军士身上的掌心雷,那不用敌人打,自己就团灭了。

    “陛下,臣再说说测试的爆炸范围。”

    “麻绳外观的测试结果,半斤装有效爆炸范围方圆半丈,一斤装有效爆炸范围一丈到一丈半……

    综合来看,臣建议常规使用的,整个掌心雷的重量不要超过一斤,

    因为距离是攻击第一要素,扔不到敌人那里也没用。

    其次是威力,如果对敌时,人员密集,大规模攻击时,

    多个掌心雷的爆炸的气浪叠加,加上震飞出去的撞击,威力是足够了,

    如果特殊扬合,那就视情况而定了!诸如攻城等等,就不必拘泥于这种形式了,只要威力够就行。”

    “测试结果目前只是这样,整个手雷的重量具体要做多重,这些都要找大量的军士来测试,找一个中间值。”

    对于徐光启的分析,众人也是认可的。

    在测试之前,那些简易的掌心雷,他们都上手掂量过了,论手感、体积,麻是最好的,一斤装也是最好的。

    好一会儿之后,崇祯轻声道:“诸位爱卿,都说说想法吧!”

    “陛下,臣倒是有些想法!”

    毕懋康出声了:“只是……只是成本有些高!”

    “先说说具体的,无所谓成本高不高,只看合不合适。”

    “陛下,臣觉得装火药的器具,不一定是竹筒,即便用竹筒也可以改一改,增加威力,可以让铁匠将铁打成薄薄的长片,包裹在竹筒上,

    然后用铁丝、铜丝捆绑竹筒,最后再用麻绳束缚。”

    静!

    屋内众人极其安静,看着毕懋康的眼神很是无语。

    特么的,你这叫成本高一些?简直高出天际了好不好。

    铁片这个可以接受,无非就是力气活。

    可铁丝、铜丝这玩意可是杭州府的赋税和贡品,每年上交铜丝一年八十斤,铁丝一年五百三十二斤。

    拿着贡品去炸敌人,这怎么看都是败家的行为。

    PS:铁丝、铜丝技术起源于宋,明清大力发展了,《武编》、《天工开物》等等诸多典籍有清晰的记载。

    在众人的诧异的眼神中,崇祯轻声道:“估算一下一颗掌心雷的价格。”

    徐光启、孙元化、毕懋康三人低声交流了几句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徐光启道:“陛下,一颗半斤装的掌心雷大致在八钱到一两银子,一斤装的可能在一两半左右!”

    “八钱银子?”

    “一两银子?”

    众人惊呼,实在这个价格太高了,他们都是带兵之人,军中也是训练火器的。

    按照每年提供的火药和军饷算,百斤火药价格是五两银子。

    按照掌心雷的用药算,一颗掌心雷的价格是普通火药的十几倍。

    两颗掌心雷的价格能造一柄鸟铳,可鸟铳是耐用之物,而掌心雷只是一次性的。

    “诸位不用惊讶,这只是保守的估计,工艺先不说了,

    硝、硫价格你们也清楚,现在的十斤火药的原料,如果按照现在的流程来做,最终只能得到一斤多的量,

    还有颗粒化的蛋清、烧酒等,再加上铁丝等等,八钱银子真的只是保守。”

    众人沉默了,想反驳却不知道从何反驳。

    硝石、硫磺、木炭的价格,他们也是知道一些的,硝每斤三钱两厘,硫每斤半两银子。

    刚刚看到的制作方法的确是复杂无比,否则偌大的火器研究院一天产量也
>>>点击查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