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 官梯之【基层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99章 调研民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399章 调研民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陈德明书记问道:“这账很好算,就是医保报销过后,所有的费用你们按照最低75%、最高90%进行二次报销,那你们为什么不干脆搞一个免费医疗呢?”

    王鸿涛说道:“出于两个目的考虑,第一是免费医疗后可能会造成无序住院,浪费医疗资源,尽管群众看病出的钱少,总归还是要往出拿钱,就是想大家该看的病去医院,不该看的也不要浪费,至于效果有多大,我们也无法衡量;第二是出于自我保护,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陈书记,枪打出头鸟呀,哪怕是报销的多点,总归还是没有免费二字,要不然在全国都得出个大风头,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说不定了,说不定这个批判、那个批评,不想受那个麻烦,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院长带着大家去了医院的医保办,正好看到一个患者家属在办理出院,陈德明饶有兴趣的看了全程,并询问患者家属这次看病花了多少钱。

    患者家属说:“做了个胃部的手术,总共花了一万六左右,我们自己花了不到四千块,我爸是贫困户,区上又补贴了2500元,最后家里只花了1500元。”

    陈德明书记又问:“你们对区里这项政策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吗?”

    “这还能不满意?我看你们都是大领导,可千万不能把这项政策取消了,你们不知道,我爸去年心脏上了两个支架,我妈也是老病后,去年年底一次性给我家报销了12万,要是没有这12万,家里就完蛋了,哪有钱再来看病?”

    患者家属好像认出了旁边的王鸿涛,声音颤抖的问道:“您是王书记吗?”

    王鸿涛只能承认,并说:“我是王鸿涛,好好照顾父母吧,这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忽然,患者家属向外喊了声:“爸,王书记在这里,快进来看王书记,就是你心心念念的王书记,给咱们报销医药费的王书记!”

    猛然间,很多人涌进了医保办,对着王鸿涛感谢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几个患者当扬就要给王鸿涛下跪,吓的王鸿涛手忙脚乱,赶忙扶起面前几人,劝道:“乡亲们,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大家千万不要这样,要不然我就要被领导骂了!”

    有个患者高声喊道:“谁敢骂王书记,我们跟他拼命去,王书记是天大的好人,是得树碑立传的好官,我就不信领导们看不见?”

    安抚好众人后,王鸿涛赶忙带着陈德明书记上了考斯特,出了医院,正好到了中午,便前往迎江宾馆吃午饭。

    在车上,王鸿涛小心翼翼的对陈德明说:“陈书记,绝对是个意外,可没有提前安排,让您见笑了!”

    陈德明笑着说:“怎么?怕我批评你?那我不敢,怕别人找我拼命!鸿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能看得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做戏是做不出来的,我们的百姓是最朴实的,哪怕我们仅仅做了分内的事情,都会让他们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我们很多干部现在都缺乏这种公仆意识,更有甚者凌驾在百姓之上,各种特权主义层出不穷,必须值得警惕,今天你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呀!”

    午饭是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四菜一汤,陈书记吃的是津津有味。

    中午稍作休息后,大家便出发去了镇北清华附中,校长戴厚良带着几个校领导在校门迎接。

    进入校园后,戴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表示今年学校将是出成绩的一年,根据目前的模拟考试成绩,完全有可能冲一冲清华、北大,实现镇北“清北”零的突破。

    王鸿涛补充道:“镇北第四中学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目的是打造成区内示范、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清华附中派出优秀管理团队,优秀的师资队伍,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赋能于镇北四中,并全权接管四中的管理;镇北四中的管理干部,包括老师分批去清华附中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目标就是把学校办好,把镇北人的孩子留在镇北接受教育,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资源。”

    顺便,王鸿涛还介绍了镇北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并且在蛋奶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火腿和面包,尽可能的照顾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饭量。

    陈德明书记对这种合作办学的模式充分肯定,对清华附中的大力支援表示了感谢,祝愿镇北清华附中今年取得骄人的成绩。

    出了学校,陈书记一行又去了镇北最大的安置房小区—南市德馨园小区。进入小区后,就看见绿树成荫、道路平坦、环境整洁的景象,居民或带着小孩嬉戏,或和邻居相谈甚欢,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王鸿涛汇报道:“从2011年到现在,镇北区委、区政府坚持城乡融合、建管并重、注重特色、生态宜居的思路,谋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500套,完全解决了全区干部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提供各类保障房、安置房6万余套,农村危窑危房改造4500户,实施扶贫避灾移民搬迁3865户9651人,城区居民住房问题得到本质上的改善。今年,新建项
>>>点击查看《官梯之【基层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