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明末最强钉子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42章 繁忙的正月(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最强钉子户 章节目录 第342章 繁忙的正月(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天启六年,正月十五日。

    永平府。

    一行上千多人的队伍,在辽阔的平原上走着。

    队伍中的前方和后方,尽是孔武有力的汉子。

    虽然穿着寻常衣服,装着普通百姓的打扮,可从随身拿着的长枪和精良的火铳,以及身上带着的浓

    浓煞气。

    任谁看了也不敢对他们打上任何主意,轻视他们。

    天上阳光和煦。

    这些人个个面孔红润带有光泽,精神焕发,一路上笑声欢语不断。

    队伍最前方,为首的那人是千户钟大成。

    在他的身侧身后,是一干护卫以及负责鼓舞传递号令的旗手鼓手。

    当然,因为便宜行事,不是出外进行军事,旗帜和战鼓都被收了起来,而且也没有人穿着盔甲,露

    在外面的只是粗布袍子。

    可是,行军令止,百战百胜的精锐前气质却是怎么也隐藏不住。

    在钟大成的旁边,是军纪官常言铮,三四十岁的样子,一身黑色衣袍,脸色冰冷,似乎见谁都像是

    欠了他钱一般。

    在每个千总以及每个把总,温越都设立了军纪官,一方面是负责战功登记,另外一方面是负责管理

    军中纪律。

    是军中的另外一条独立体系,直属于温越管辖。

    通常来说,众人是不愿意和这些军纪官打交道的。

    这些人完全不近人情,哪怕你立功再多,犯了些许错误都要被责罚,不论官员大小,一点面子都不

    给。

    在钟大成和常言铮的身后,是军中的辎重官李昌茶,负责军中的辎重物资运输,此时他正笑呵呵地

    和其他军官说着什么。

    显然相比于军纪官常言铮,军中军士们更喜欢李昌茶,毕竟他管着军中辎重,除了日常的米粮外,

    最近青牙堡新建的罐头厂中的罐头,他也能弄得到。

    那罐头在军中可是难得的好吃食物,虽然现在只有咸鱼罐头,但听李昌茶的小道消息,日后还会有

    猪肉罐头,水果罐头等。

    而在辎重官的身后,则是各级大小军官,以及普通军士。

    整个五百人的队伍,虽然像是无序,但却是按照一字长蛇的行进,野外遇上敌人,只需三十息的时

    间,就可以首尾相接,成为具有极强防御力的圆形阵。

    自从年前军议后,在正月初七过完后,青牙军就进入了严格的军备状态。

    由多个将领带队,通过山海关,进入关内再一次地剿匪和招纳流民。

    现在在这五百人的队伍当中,就是一大片的装满物资的车辆。

    这些车辆自然不是青牙堡木工厂制造出来的,那木工厂才新建,来不及制造数量众多的马车和独轮

    车。

    这些车辆全是这次出门剿匪所得。

    钟大成他们也没有想到,出门剿匪才五天的时间,就能幸运缴获到大批的车辆骡马。

    这也让他们喜出望外,真希望能多花一些时间继续剿匪,然而守备大人给予他们的时间有限,只给

    他们十天时间。

    十天内必须回来,说是有预防可能有建虏侵袭。

    光花在路上,来回就要四五天的时间,想想真是可惜。

    而在这些车马上装着不少米粮和细软,另外一些空车上还装着招募的老弱流民,再有一些青壮有行

    动力的流民跟着车辆后面。

    流民的人数不少,约莫有七百多人。

    并且他们非常重要,是这次功劳的大头。

    在军议过后,决定虏获人口,增加治下军民,温越特定提高了招募流民的功劳。

    所以这次出来军纪官给他们记上的功劳,相比于剿匪获得的米粮细软,这些流民记上的功劳反而更

    多。

    一行人行走在这辽阔的华北平原,又带着众多的米粮和细软,大批的骡马车辆,在这乱世中极其引

    人眼红。

    但路上非常顺利,任何有眼力劲的,都不敢过来打主意。

    这让一干军士们感觉非常的无聊,尤其是长枪兵的军士。

    偶然遇上几次几个不开眼界的,还没有等靠近,都被火铳兵的兄弟们,放了几轮火铳就被吓跑了,

    真是无趣。

    这次出来的顺利。

    于是,钟大成打算回去和过来不走同一条路。

    算算路程,走迁安绕一个圈子回去时间也够。

    钟大成立着马匹,朝四周观望。

    去年的大旱还是影响颇深,一路走来,辽阔的华北平原几乎成了戈壁沙漠,树木枯黄,难见绿色。

    所看到的山地树木都是光秃秃的,野草被挖光了,树皮也被剥光了。

    沿途几乎没有人烟,他们路过许多小型村子,这些小型村子里都成了鬼村,居住的村民
>>>点击查看《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