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明末最强钉子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9章 山海关内(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最强钉子户 章节目录 第49章 山海关内(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古渝关时,发现古渝关并不能控扼之要。

    所以于古渝关东六十里又重新移建了一个关隘,因这个关隘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

    它距离京城大约只有280千米,而且两地之间的地形以利于骑兵冲杀的平原为主。

    正因为山海关的特殊地理位置,关乎明王朝京师的安全,所以,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最重要的关

    隘,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山海关逐渐赢得了“天下第一关"的称号。

    而“天下第一关"中所谓的"第一”,不仅指山海关地处万里长城最东端,更表明了它是“边郡之

    咽喉,京师之保障",有着扼守辽西走廊,护卫华北平原的重要地理价值。

    为了重视山海关的防御修建,它从朱元璋的洪武时期便开始修建,经过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四

    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用二百多年的时间,已然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

    的军事城防系统。

    山海关说是关隘,但其实它是一座小城,周长约4千米。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

    系比较完整的城关,以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威武雄壮

    的建筑。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曾经就有一段时间镇守过山海关。

    崇祯晚期,李自成与吴三桂也在这里激战过。

    不过那是后面的事情了,现在镇守在这的是辽东巡抚王化贞以及经略熊廷弼两人。

    此时,两人正站在围墙上,看着外面的驱赶大明百姓前来叩关的三四万的后金军,脸色难看至极。

    倒不是因为鞑子势大,山海关城高壁坚,“天下第一关"的名号不是虚的,别说外面的鞑子只有三

    四万人,就算翻个几倍,也不足为惧。

    两人脸色难看的是,他们刚刚知晓消息。

    就这几天的时间内,鞑子已经将他们之前设在山海关外,进行屯田守卫的四十多个屯堡连同周边的

    墩所,一起给拔出,无一幸免。

    将十万余众全部驱赶到辽河以东,集中杀戮!

    到处是无头的尸体,鲜血形成了红色的冰幕,惨无人寰,一副地狱般的景象。

    固然,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熊廷弼那个放弃辽东的建议导致的。

    更多的则是,王化贞失陷了广宁城,让六万建奴随心而欲的南下!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化贞和熊廷弼两人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都在面临朝廷震怒和贬责!

    而相比于王化贞,熊廷弼的处境更危险。

    王化贞好歹还是阉党,上头有魏忠贤这位"宫中大人"护着,最多是罢官。

    而熊廷弼却是东林党,东林党在天启元年虽如日中天,但经过这一年,内部开始松裂,隐隐不稳

    ,“朝中大人"先后下台,内阁中只有叶向高还在内阁当中。

    这次是他提议放弃辽东,撤入山海关的。

    可以预见,一旦这事情上报朝廷,必然会被阉党抓住把柄,对他使劲攻讦,不仅官保不住,说不定

    性命都会堪忧。

    想到这里,熊廷弼心中便有悔意,为何当初那么快就放弃山海关外的那些屯堡,哪怕多守几日,也

    有理由啊。

    可现如今,想不出其他办法,只求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上做做文章了。

    “呼…….”

    熊廷弼深吸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按下烦躁,问道:“王大人,你给朝廷的奏折写好了没?"

    王化贞哪里不知道熊廷弼的意思,沉默了片刻后,点头道:“写好了,打算等会就呈上去,熊大人

    你是否要看下?”

    说着,王化贞从袖口里掏出一个黄色本子。

    熊廷弼接过,往里面仔仔细细扫看起来,而越看,脸色越是难看。

    “王大人,这是否言过其实了?真要这么上呈的话,你我都要遭受不小的诘难啊!"

    熊廷弼将奏章一盖,脸色黑的如漆。

    王化贞苦笑一声:“熊大人,你可知这次我们两人的罪过不轻啊,丢掉了整个辽东,还有十多万的

    百姓。

    我这么写已经算是最轻的了,你可别忘了,这军中可是有东厂锦衣卫的耳目,我若是在这奏章上弄

    虚作假,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我们两人的罪过就不仅仅丢掉一个辽东那么简单了。”

    熊廷弼紧锁眉头,知道王化贞说的是事实,可若是就这么上交奏章,他实在是不甘心啊。

    
>>>点击查看《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