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我成了大明勋戚目录 > 章节目录 209 恩威并施 二合一(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成了大明勋戚 章节目录 209 恩威并施 二合一(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209恩威并施(二合一)

    正统十年十一月初九,山东济南府巡抚衙门内,现任山东巡抚张骥正坐在大堂上方首席,手中拿着沈忆宸召集山东布政司官员的谕令,脸上表情有些阴沉。

    大堂下方就坐着山东布政司的高层官员,大多数人此刻都把目光放在了张骥身上,等待着他的表态。

    “既然沈佥宪已经下令整肃吏政,那吾就与诸位同僚一同前往阳谷县,看看平日里施政到底有何不足之处。”

    听到张骥说要一同前往阳谷县,堂下众官员面露意外神色,布政使洪英拱手道:“省城还需要重臣大员坐镇,抚台此去恐有不妥。”

    “没错,下官认为逢多事之秋,更需抚台稳固一方。”

    “抚台要是前往阳谷县,就是折煞吾等下官了。”

    山东布政司的官员纷纷劝说,表面理由是需要巡抚坐镇中枢,实际是遵循着明朝官场“王不见王”的潜规则,避免到时候需要站队左右为难。

    原因就在于,明朝前中期巡抚并非地方正式的军政长官,他某种意义上也是“特使”的身份。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三司互不隶属,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形成藩镇割据,同样也带来了互相推诿的弊端。

    没有统筹全局之人,那就意味着各自自扫门前雪,其他事情都跟我无关。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布政使没办法号令按察使跟都指挥使,大家都干瞪眼等着局势败坏。

    为了避免事权分散带来的贻误,于是就出现了巡抚一职,用来出抚地方,节制三司。后续在此基础上,为了协调跨省份间的军政事务,还诞生了总督一职,成为了绝对的封疆大吏。

    所以巡抚虽然事实上做着一省主官的事务,但在名义上并未彻底划归于地方行政官员序列,沈忆宸没有足够的权限去节制他。再加上张骥巡按御史出身,两者权势几乎处于旗鼓相当的位置,最好还是不要碰面。

    听着众官员的劝说,张骥神情有些复杂,如果有的选择,他也不想屈尊前往阳谷县面见沈忆宸。

    但在昨夜张骥收到了阳谷县令孟安维的印信,内容告知他事情有变,需要提防沈忆宸的动作。

    结果今天早上,又来了沈忆宸整肃吏政的谕令。这番大动作让张骥心中生出了不详的预感,总感觉会有大事发生,自己必须要前往阳谷县一探究竟。

    “诸位同僚毋需劝说,正因山东遭受大灾,才需要本官与沈佥宪通力合作,共度过此天灾难关。”

    说罢,张骥把目光看向布政使洪英吩咐道:“洪藩台,尔等准备好出行仪仗,即日前往阳谷县。”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山东布政司官员也不好多言,于是纷纷起身道:“下官遵命。”

    张骥与山东布政司官员才刚刚准备动身,另外一边阳谷县却连夜赶来了一大队人马,他们就是东昌卫运军!

    “监守自盗”沉没漕粮后,自然没必要再千里迢迢赶往通州交差,只需派出几人拿着汇票折银抵现即可。

    于是乎千总韩勇,就率领着东昌卫运军返回了东昌府,结果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收到了沈忆宸的调令,马不停蹄的顺着运河而下前往兖州府。

    两府本就相邻,再加上得知是沈忆宸的调令,韩勇等人更一刻都不敢耽搁,水运畅通仅用一天时间就来到了阳谷县。

    “卑职东昌卫千总韩勇,拜见佥宪!”

    再次见到沈忆宸,韩勇脸上感激的神情溢于言表。

    如若不是遇到了沈忆宸,他们这一伙人可能就得落草为寇了,妻儿子女性命全无保障。

    这等救命之恩,如何能忘?

    “起来吧。”

    沈忆宸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

    这里面除了展现亲和力外,更多是“枪杆子”到来的欣喜。

    驿丞告知的隐秘传闻他可没有忘记,就连本省布政使都能遇袭,自己这个空降“钦差”遇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苍火头等人再怎么武力高强,基数摆在这里总不可能以一敌百,运河上遭遇韩勇的一幕要是复现,就没那么好的运气再次脱身了。

    现在韩勇等运军到来,相当于有了一支护身亲卫,沈忆宸总算安心了几分。

    “回到卫所后,可有被怀疑?”

    韩勇明白沈忆宸问的是什么,拱手道:“回禀佥宪,卑职并未被怀疑,不过卫指挥使还在调查此事。”

    “能查到线索吗?”

    “卑职清理的很干净,卫所弟兄们也都有过命交情,绝无查出的可能。”

    “很好。”

    沈忆宸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在运河上他就欣赏韩勇等人的组织力度,对于这点还是放心的,否则也不会下令把他们给调过来。

    “韩千总这次带来多少人?”

    “指挥使给卑职临时加了佥事职,除了留守卫所以及漕运未归的,总共带来了一千五百人。”

    明朝一个卫所编制满额情况下为五千六百人,但实际上到了正统年间,卫所制度
>>>点击查看《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