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汉中祖 > 三国:汉中祖目录 >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潼关(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汉中祖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潼关(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五十九章潼关

    孙子曰:“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自古攻城并非易事,修筑攻城器械需三月,堆土成山,又需三月。因此若要攻城,需蚁附攻城。然有时士卒死伤三分之一,城亦难克也。

    历史上,诸葛亮出兵攻陈仓,被郝昭所阻。虽有郝昭个人能力的因素存在,但实际而言更多是陈仓地形险要,加之提前有了防备,难以破城。

    司马懿为何要千里奔袭孟达,也正是因为如此,孟达无备,奇袭可破。若是有备,则难破城也。王平攻略上庸,也是采用司马懿的计策,攻城实在太难了。

    而如今司马懿也尝到了如此的痛楚,桃丘塞难破,句扶与手下将士太过骁勇了。

    云梯上,魏军士卒手持盾牌,顺着云梯攀登,临至城头时。汉军士卒一矛将其戳翻,惨叫一声,狠狠地砸到地上。

    紧接着另外一名魏军士卒顺着云梯也爬了上去,不过其刚冒头,一盆滚烫而又散发臭味的金汁倾倒而下,浇的魏军士卒皮开肉绽,下盘不稳,跌落下去,还带倒几名魏军士卒。

    趁着这个时间,城头上冒出一群人头,他们手持弓弩而出,瞄准城楼下的道道黑影。齐射而出,破空声大响,如雨般的箭矢穿透魏军士卒的甲胄,刺入他们身躯。

    如风拂倒麦苗,魏军士卒纷纷中箭倒地,令周围的魏军士卒为之胆寒,攻城的势头微微散退了些许。

    句扶身披甲胄,手扶汉剑,率领亲卫在城头上巡视。因长期督守边境,句扶对守城之法,颇是精通。此次坚守桃丘塞,便把他的守城之法用了出来,让司马懿的吃足了苦头。

    城下,司马懿督战在前,望着桃丘塞,皱着眉头,沉思许久。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若继续强攻下去,城池能不能破另说,但是继续蚁附攻城的话,手下士卒必然会损失惨重。若自己不抓紧时间强攻城池,打通救援潼关的道路,那么蜀军又会很快会突破潼关防线的。

    但大魏马上迁都邺城了,洛阳的重要性将会下降。即便自己拥有潼关,但蜀军可以从南阳方向进攻洛阳。因此如果自己强攻桃丘聚,将士必然会折进去万余人,自己真这么做,就怕会得不偿失啊!

    司马懿颇有感觉到潼关此地,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想到此处,司马懿来回踱步,不知做何思考。不是司马懿退却了,以他的性格可是十六天攻破上庸城的男人。如今的大军进攻了一个多月,句扶所部丝毫未有势衰的迹象,反而有愈战愈强的趋势。作为熟知兵法的司马懿,已经产生出了不太妙的想法了。

    就在司马懿思考之时,城楼上汉军又杀退魏军的攻势,然后又射出一阵箭矢下来,城楼下的魏军士卒颇是恐惧,不由地往后撤了撤。

    与此同时,句扶也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前线,城楼上的汉军甲士呼喝了几声,可见句扶在军中威望如何。

    句扶t贴近女墙,望着城楼下重新整顿的魏军士卒,说道:“敌军连攻多日,死伤惨重,士卒心生畏惧,我军守之不难。告诉众人再坚守一月,我军援军必至。”

    “诺!”

    踱步思虑的司马懿自然也发现了手下士卒士气的变化,沉吟少许,吩咐道:“今日就此休息,命王生而来。”

    “诺!”

    自己攻不破桃丘聚,也要有点战果回去。

    ……

    潼关城,魏军守将纪扬领着城内守军,出城归降。而与他一同出来的还要辛洪,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劝降了纪扬。

    魏延扶着腰带,走了过去,接过纪扬手捧着佩剑,大手一挥,大批汉军士卒趁势入城,接管了潼关城池。

    自大战起时,句扶抢占桃丘塞,又分兵五百与韦虎,命他虚张声势,抵达潼关的西面,作出进攻的倾向。而东面的魏延直接领兵强攻月余,虽死伤二千多人,但却给潼关造成了颇大的损伤。

    内忧外困之下,辛洪入城以蒲忠为例,给他讲述了大量的降汉的案例,并且表示如今君主身死,幼主继位,内愁外患之下,曹魏没几日的好日子可活了。不如归降大汉,享受富贵,以全自身。

    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下,加上手下将士因韦虎在西,没有得救的希望,士气低沉。最终纪扬献城归降大汉,受拜亭侯,让魏延领大军入关。

    至于前潼关守将夏侯霸,得益于曹叡的病故,曹爽念及朝中无人把夏侯霸调了回去,以为都护迁都食邑。加之因南阳的丢弃,潼关的重要性下降,曹魏又要迁都邺城,并且还要防备南阳方面的汉军,只安排了纪扬及二千人士卒守备,这才让大汉有机可乘。

    至此关中的几大屏障,已经全部被大汉拿下。今后大汉关中所面临的压力仅有大汉东面的河东,而大汉也打通了前往洛阳的崤函古道。

    虽然崤函古道狭窄,险要颇多,曹魏势必会在崤函道上一处一处地修筑营垒,以来抵御关中方向的汉军,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点击查看《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