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汉中祖 > 三国:汉中祖目录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国士报君(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汉中祖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国士报君(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百二十七章国士报君

    正午时分,旭阳高照。高台上,诸葛亮看着营寨的结构图,时不时指点图纸,看是否有改进的内容,并为黄权大军留下营地

    辅兵在将校的指挥下,根据扎营的图纸,搭建营寨。营寨的选址,诸葛亮则是选用魏司马懿的营寨旧址。

    司马懿自从接应夏侯霸、赵俨所部后,很是果断,直接从眉县撤军,大军渡过姬水,屯扎在小槐里,留下二部坚守美阳、武功二县。

    诸葛亮也没趁势追击,毕竟司马懿的大军并无折损,黄权大军也在平定扶风诸县,还不如渡河拿下眉县,从而帮助大军彻底在关中站稳脚跟。

    平定了诸县的黄权大军也率大军向东进军,准备与诸葛亮大军汇合,共同屯扎于眉县。毕竟接下来,关中将进入严冬,难以作战,还需商议大军后续事宜。

    为了彰显黄权战功,刘禅也特意出营迎接黄权,以表示自己对这位大将的尊敬和重视。

    及到黄权大军距离二、三里地之时,听闻陛下亲自迎接。黄权不敢托大,于几步外便下马,步行走来,并先向刘禅行礼。

    身着甲胄的黄权,正欲行礼之际,喊道:“臣黄权,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刘禅上前一步,扶起黄权说道:“甲胄在身,卿无需多礼。”

    “谢陛下!”黄权感激地应道。

    此时,李球挥扬手臂,喊道:“乐起!”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四野。紧接着数十名威武士卒高唱凯歌,以鼓吹为伴。一时间,鼓乐喧天,鼓声如雷,凯歌高亢,响彻长空,回荡天地之间。

    李球、廖立、向煜等人闪开身子,千余名羽林郎持戟,分居两列,高呼:“万胜!”

    傅肜驾驭着车驾而来,刘禅手抬向车驾,说道:“请车骑将军,随朕同行。”

    说着,也不待黄权回话,刘禅挽着黄权的臂膀,登上马车。

    黄权面对刘禅准备的大礼,猝不及防,连声说道:“臣愧不敢当,不敢受礼。”

    说完,黄权就欲下车,却被刘禅一手拉住,挽着他的手臂,直接唤道:“子祭,起驾!”

    傅肜一脸兴奋地挥动缰绳,六匹战马扬起蹄子,朝着通道走去。刘禅松开黄权的臂膀,扶着车梁,沉声说道:“黄公足可当此礼。”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应桴蹈节,俯仰若神。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自东自西,莫不来宾。”羽林郎高唱着《弩俞新福歌》。

    黄权看着两侧的两侧羽林郎,听着号角声以及凯乐,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言表,鼻子微酸,说道:“多谢陛下厚待。”

    刘禅自登基以来,谨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句话。

    故而刘禅御下多为宽厚,常推心置腹与群下,至于责罚因人而异。如廖立这种嘴炮帝,常呵斥并罚其俸禄,却依旧放在身旁,不敢将他外放出去;蒋琬这种品德高尚的士大夫,信任其即可,若有犯错常轻拿轻放,以示恩宠。

    黄权这种文转武的士大夫,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他们已经不再追求物质,而是追求精神方面,这种人单用利益难以捆绑,用恩信及厚礼待之,辅以利益。

    毕竟不同等级的官员,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拿蒋琬的前任张裔而言,官职不显时,他渴望高职,还因为杨洪不举荐他为内府长史,而举荐向朗,与好友杨洪结怨。

    等他当上了内府长史,对于他人所求一概不理,也不许家人收取贿赂,尽心尽责地为大汉效力,病死于任上。随着人境界的不同,渴求的东西自然也发生变化。

    车驾驶出通道,刘禅瞥了眼黄权,见其心情平复,看着不断靠近的汉营,问道:“不知公衡以为我军接下来应如何规划?”

    黄权扶着车梁,沉吟少许,说道:“臣以为我军可就地休整,让士卒归乡,以待明年春,再行举兵伐贼。”

    “哦!”刘禅闻言,不由好奇说道:“众将皆以为可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不知公衡何出此言?”

    黄权捋着胡须,解释说道:“臣虽于陈仓水淹魏军,致使逆魏折损五万大军,但司马懿手上军士并无折损,今贼退守武功等地,但其精锐仍在,不可强攻。况且关中气候渐冷,不日天将有大雪,益州军士颇有不适,此时攻贼非明智之举。”

    顿了顿,黄权补充说道:“今我大军出征近有一年时光,将士多有疲倦,能破夏侯儒,已是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又何以攻贼。又值正月,将士皆有思乡之情。”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公衡所言,不无道理。不知公衡以为我军应如何为之?”

    黄权拱了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可让将士根据远近分批归乡,以慰家眷,以解思乡之愁。待来年,敌疲,我逸,又何愁不能取胜?”

    黄权认为如今大军打了一年的仗,如今虽歼灭的陈仓附近的五万魏军,但实际
>>>点击查看《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