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两代人的辛酸 > 两代人的辛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7章 兆发杂志社的期许(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两代人的辛酸 章节目录 第67章 兆发杂志社的期许(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民事文章,顾名思义,是以老百姓为中心思想,展开的文章。这种题材,除非是有锋利的笔锋,或是冲突强大,影响深远的真实事件,不然,很难取得成效。

    张宗的举动,无疑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同时,也难倒了胡万里等人。

    等张宗走后,这才全都将心中的不快,大肆发泄出来。

    次日,张宗为了让兆发杂志社里面的工作人员更快摆脱以前的浮夸作风,特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自己精心定制的奖罚制度特意宣讲了一下,然后,重申了一下最近的征稿要求,主要还是以民事文章为主题。文章内容可以很俗,但必须具有深远的意义。

    胡万里等人对他制定的制度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征稿民事文章确实让他们挺想不通的。但俗话说得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想到各自还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事以后,全都闷着头接受。散会以后,各自忙的焦头烂额,给以前在自己手底下写过文章的那些个作家,发送了邮件,最为离谱的是,邮件内容全都是‘你会不会写民事文章?’

    小文入杂志社时间最短,虽表面上和胡万里等人的行事风格无异,但其实一直是在强融这个氛围。文化传媒大学毕业的他,上学时候,就发表过很多的文章,不排斥商业化文章,但是却对这些内容有些反感,一直以来,都想追随自己的心思走,发表一篇能够带动社会,影响社会的文章,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可是,这个任务太过艰巨,他承认自己能力不够。

    但要说发掘这样的文章,其实一点也不难。

    前段时间,他还是个实习生的时候,曾经在胡万里手下打过杂,除了每天做着端茶倒水的事情以外,还负责整理杂志社外投递箱里的稿子。那段时间,黄伯光主做商业化文章,只关注卖得好的娱乐杂谈。对于其他一些冷门诗词与文章不感兴趣。这些没有过审的稿子,全都交由他这个编外人员打理。小文没事的时候也翻阅过几篇文章,有时候能碰到写的不错的,发出感慨。

    唉,这么好的稿子,就这么丢了,真是可惜。

    现在,张宗开始收这样的稿子,无疑唤醒了他内心潜藏的躁动。他不像胡万里等人,忙着到处给人发征稿文件,反而是颇为另类的跑到杂志社门口的投递箱里翻阅稿件,整整一个下午的苦守,终于,被他等来了自己想要的文章!

    一封来自于马尾区邮局、署名为江浩杰的《今天的你不反抗,明天的你始终都在麻木》!

    整整两页!

    将农民工的压迫,黑中介的打压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文看得入迷,整个人几乎也被带动,变得无比激动,他很自信,这篇文章正是张宗想要的!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他们拥有着同样的喜好与默契!

    于是,将这些废稿全都处理掉以后,他就满怀激情的回去,站在张宗的办公室门口敲了下门。

    “进!”张宗淡淡道。

    待小文走进来时,他刚好停下了笔杆,端坐正视。

    “社长,我发现了一篇好文章,可能你会喜欢。”小文知道张宗不喜欢吹捧的话,所以,不管是谈吐还是举止,都有所收敛,说完以后,便将这两页文章放了上去。

    张宗没说什么,拿起这两页文章看了看,一开始,脸上还没泛起什么波澜,可是后来,眼眶比起之前,扩大了好几倍,脸上同样也写满了欣喜,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好一个勇于在压迫中反抗的弄潮儿!小文!通知写这篇文章的人!告诉他,这篇文章,我要了!”

    “是!我这就想办法联系他!”小文激动得难以自抑,不止是因为这篇文章能给自己带来一千块钱的收益,也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初衷。

    在离开杂志社以后,他就以出差的名义,打车前往了马尾区邮局。在这个资讯还不发达的年代,城市里的沟通方式除了手机电话发电报以外,其次就是邮局投递。来投递者一般都会先进行一番登记,然后,再把自己心仪的东西投递到目的地。小文要想找到江浩杰,也只有这个方式。

    当天下午,他就来到了这家邮局,以邮东西的名义,登记时,查了下记录。在第一页最中间的表格里,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江浩杰,工厂工人,飞天电子厂4401车间(附加一张照片)。

    没有手机号?

    小文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觉得有些麻烦。飞天电子厂距离这里还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赶到的话,估计也天黑了。再加上吃吃晚饭,不知道能不能见得到他……

    罢了……为了能给自己的初衷有个交代,麻烦就麻烦吧!

    想到这里,小文连一口水都没喝,再次打车前往了飞天电子厂。

    傍晚7:50。

    小文停在了这家厂子门口,口干舌燥,外加饥肠辘辘,那叫一个折磨!

    但见厂子里人比较少,便猜想,他们可能还没下班,于是,便走了进去,通过打听,来到了4401车间门口。

    左顾右盼,焦急等待。

    
>>>点击查看《两代人的辛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