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章疏勒之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三章疏勒之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章疏勒之战

    帖木儿身经百战,当世英雄,很多事情,他只需一看,大概就能猜到对方想做什么。

    但是,帖木儿不能不去。

    这就要从帖木儿的出身谈起。

    帖木儿是蒙古人,这一点都有很多质疑。很多人说帖木儿未必是蒙古人。总之,帖木儿出身很低微,他发家前期,是娶了黄金家族的公主。才走到今天的。

    帖木儿也承诺,对察哈台汗国保护。

    这种情况下,帖木儿放任燕王进攻疏勒,是对自己政治信用严重损失。

    并不是谁都能做到如司马懿一般,厚颜无耻。

    所以,帖木儿决定支援疏勒。

    疏勒也很重要。他是南疆西部的重镇。与中亚连接,是中亚深入南疆的桥头堡。一旦失去了疏勒,南疆地区,就为燕王所有。

    有了山河之险。燕王就有一块完整的腹地了。

    双方攻守异形了。

    所以,帖木儿不管出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要救援疏勒。

    于是,双方在疏勒城下,发生了一场决定南疆命运。同样决定西域战争主动权的战争。

    这一场战争发生的时间,其实就是广武之战同时。偏后一点。

    广武之战,结束之后,这一战还在继续。在北军打下南京之前结束。

    其实,对燕王来说,他不想这么早发动这一战。

    毕竟,在何夕的支持之下,燕王感觉燕国每天都在变强,燕王已经在西域建立一些冶铁工厂。

    当然了,这不能与北京辽东相比。但是毕竟自己产铁了。

    对燕王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这一战如果放在几年后,对燕王来说更好。但是帖木儿一定要打,燕王只能奉陪。而且不想将战事放在自己地盘上打,会损毁,已经有的建设成果。

    也就只有疏勒了。

    燕王面对来势汹汹的帖木儿,先坚壁不战。熬帖木儿,当帖木儿压制不住自己大家,控制不住自己的后勤供应的时候。

    才发动决战,用火炮直接摧毁了帖木儿本部的勇气。

    丘福,张玉,等人将,与燕王一起,身先士卒,大破帖木儿。斩首数万。察哈台汗王,见状,也是大惊失色。然后主动开城投降。

    疏勒就这样陷入燕王手中。

    燕王这一战,将他储备了一年多的火药,在一天之内打完了。完全按照何夕的所谓火力制胜论。

    这种打法,是西域从来没有见过的。

    虽然说燕王所谓一年储备的火药,比起在广武之战那关键性的一天一夜,也算不了什么。

    但是对西域这些没有见过市面的将领来说,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

    这一战后,燕王威震西域。燕王与帖木儿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从帖木儿想攻燕王,到燕王已经开始试探的进攻帖木儿。

    而帖木儿退出南疆之后,立即准备在山道上设关卡,阻挡燕王进攻。

    西域形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更是俘获整个察哈台汗国,将蒙古四大汗国给灭了一个。也让更多的蒙古人诚心诚意的归附。

    总之,西域战事在燕王这里告一段落。

    只是燕王也没有想到,他这里有这么大的进展,朝廷哪里的进展更大。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北京已经拿下南京了。

    天下重归一统了。

    这一件事情,对燕王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其实南北京归为一统这一件事情,燕王早就有预估的。毕竟,大明朝廷,一定会归为一。不过是时间问题的。

    但是他也没有想到,时间会这么快。

    让他有一些措手不及。

    细细想想,燕王也觉得从军事上来说,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北军的军事实力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而大明毕竟是一家人。不可能死扛到底的。很多人在看打不过的时候,很自然想到投降的。只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对北京,与对于一个完整的朝廷,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很快,他就接到了定国是会的邀请。

    让燕王到南京开会。

    燕王思来想去就请来练子宁商议这一件事情。

    练子宁说道:“殿下,而今殿下犹豫,其实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定位我国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燕王说到:“练先生请讲。”、

    练子宁说道:“殿下,您觉得,你去南京会不安全吗?”

    燕王淡然一笑说道:“雄英这孩子是做不到这个地步的。而且即便他想,何夕也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练子宁说道:“既然如此,如此大会,殿下为什么会犹豫,很显然,殿下其实知道,这一次大会,会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殿下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燕王说道:“练先生说的对。我此去南京,其实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几年没有去了,也该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