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李景隆的想法(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李景隆的想法(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章李景隆的想法

    随着工业化的冲击,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

    在长江以北,乃至四川一些地方,大规模军事行动,带来的种种情,压力传导到百姓身上,持续的战争,底层百姓承受能力增加减弱。而江南百姓也受到了工业化的冲击,纺织业工业化的进行。造成了底层百姓收入持续减少。再加上其他很多问题。

    在姚广孝看来,南京的局面,简直是积薪于火上。

    而今虽然没有冒出熊熊大火,但不过时间问题而已。

    姚广孝将这些内容讲给李景隆听。说道:“局面到了这个地步,在南京的布局已经安排好。我会留纪纲在此操作。我回去筹备明年的大决战。”

    李景隆说道:“明年?这么早就回去?”

    姚广孝说道:“已经不早了。需要安排的事情很多。”

    大决战的准备,不仅仅在南京这方面。也有很多事情是北京方面的。

    首先,何夕有没有下定决心。说实话,虽然而今在很多战事上,北京都占便宜,但是决战就一定能赢吗?未必。何夕的思路上明显没有那么坚决,宁可熬死南京方面,也未必敢大赌一场。

    其次,即便何夕同意了。有些事情也需要考虑的。那就是战后安排。

    可以说,这一场决战一定要胜利。毕竟失败的代价太大了。很有可能让南京局面翻转,北京陷入被动之中。

    将战事再拖上几年。

    但是胜利之后,也需要筹谋的。

    毕竟在这一场决战之后,谁是主将,谁的功劳最大,直接导致战后的政治局面。

    原因也很简单。

    即便何夕建立起了文官政府,但是因为这一场战争,未来很长一段是武勋的力量还会是相当强大的。不说别的,单单新中国建国之后的各次风波,与开国之前所有战事功劳细细品读,就能看出来不少味道。新中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

    军方强势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

    而武勋强势的根基在于功劳,这一场大决战,就是刷功劳的最好时机。

    选择谁,不选择谁,影响战后几十年的局面。

    这都是问题。

    再加上后勤准备,姚广孝不在北京,但并非不知道北京的情况,战事打到现在,每一战消耗的火药,数字越来越高,特别是榆林之战,几乎是之前所有战事的总和。

    这或许是因为榆林之战,几乎全程用火炮轰出来的。但是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这一场决战。消耗多少物资,姚广孝都不敢预估。定然是多多益善。

    准备这么多物资,运输到前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陕西方向作战,也只能以两三个月打一场大战,无他,物资消耗补充不上,这还是在有铁路的情况下,而大决战,可就不一般了。

    所需要的物资生产,安排,运输都是需要筹备了。而今也是下半年了,用一年时间去筹备,不能说快了。

    姚广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景隆只能答应姚广孝,将姚广孝送回北京,并与与纪纲建立起联系了。不过李景隆不怎么瞧得上纪纲,只是见了一个面,剩下的事情,李景隆安排人与纪纲联系,更没有将纪纲软禁起来。也不会为纪纲提高保护。

    李景隆心中在琢磨自己的事情。

    他心中暗道:“这种局面下,我该怎么做啊?”

    李景隆这一段时间赚钱很厉害,但是他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大明最重要的从来不是钱。而是地位,而是权力。

    没有足够的权力与地位,他的钱也保不住。

    而北京如果打败南京,将是开国以来最大一次洗牌。他继承父亲的余荫恐怕要被新贵们所取代。他自然不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什么也不做。

    但做什么啊?

    首先,他不确定姚广孝说北方胜利在望就真的在望了。

    其次,他即便想办法去谋一个差事,想要战场倒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景隆很清楚,战场上刀剑无眼。一个做不好,两边都将他当成了敌人。那才叫冤枉。

    李景隆是想获得荣华富贵,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要活着获得,而不是死后留给儿子。

    更不是将李家全部牺牲,为北军做忠臣烈士。

    李景隆心中暗暗有了主意。

    在这个时候,要出外掌兵。但是不好去前线。因为前线风险太大。这不是他需要的所在,但是如果在非前线一处掌兵,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举地降北京,北京一定会论功行赏。

    虽然这个功劳,并不如北京新贵们大,但是他所追求的,也不是太显赫的功劳。而是不在这一场洗牌之中落伍的而已。

    很快他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南京要派一个人去汉中坐镇。

    李景隆立即感到了机会。

    他想要这个位置。

    汉中这里不是主战场,即便双方大决战,也决计不会是在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