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方孝孺的震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方孝孺的震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十一章方孝孺的震动

    原因无他,大家都想将皇权限制住。最少皇帝不能想杀人就杀人。

    朱元璋与南方士大夫们之间的争斗,固然是改革与守旧的争斗。但同样也是君权与臣权的争斗。

    而何夕的做法,是彻底将君权给压下来了。最少,今后皇帝与大臣坐而论道的场景,将会再次发生。

    原因很简单,民意不在君,君主却必须尊重民意,这是他法统的来源。皇帝被套上了层层枷锁。

    而方孝孺最为感叹。

    方孝孺对何夕从来是厌恶的。

    方孝孺与何夕根本的分歧,就在于很多年前天人感应的争论。

    天人感应这一套理论,是有问题的。方孝孺其实也知道,很多大儒对天人感应都不以为然,就是朱熹在自然科学上其实也很有造诣的。有些东西,他们都懂。

    王安石都说天命不足畏?王安石也是大儒,他这样的话,可不是乱说的。也是有只觉得根据的。

    但是天人感应在政治上的作用更重要。

    大臣需要天命来制衡皇帝。

    何夕在所有人面前戳破,显示出何夕很厉害。但是于天下大事,有什么用啊?在很多人看来,何夕说的好听点,是帝党,说得不好听的,那是朱元璋的狗腿子。

    为朱元璋张目。

    从一开始,立场就不对。没有从道不从君,而是想办法为朱元璋为虎作伥。这分明是佞臣。

    这让方孝孺如何喜欢。

    即便,何夕的学说再好,再有用。从发点是错误的。这一件事情,只会越来越错,不会有其他方向。

    只是,何夕这一篇大文章,一下子将方孝孺打懵。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何夕写的。不过,方孝孺随即想到一种可能。心中暗道:“莫不是何夕有意帝位?”

    圣德论,否定了皇帝的神圣性,必然带来一个作用,那就是谁有德于天下,谁就能当皇帝的逻辑。

    所以,如果这一篇文章,能作为何夕篡位之前的筹备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方孝孺微微安心。

    他宁肯相信何夕是包藏祸心。否则,如果何夕是对的。那么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又算得了什么?特别是他在太子面前的坚持。

    “何夕只能是错的。也必须是错的。”方孝孺心中暗道。不过,当他想起何夕所做所为,就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即便何夕在这上面有那么一丢丢的闪光点,但是何夕整体政策,有太多不合圣贤之道。苛待百姓。

    自然是大错特错了。

    -------

    “丁先生。”朱允炆说道:“你说北京那么是做什么的?朱雄英怎么能容忍何夕写这样的文章?这简直是藐视皇室。如果是朕,朕一定要诛其九族,让天下人都与朝廷作对的下场。你说对吗?”

    朱允炆这一番话,看似说得是何夕,其实是指丁显。

    丁显听的背后冷汗直流。心中对何夕生出了无限的抱怨,暗道:“你做死,也不要拉上我啊?”

    这一段时间,丁显在南京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将何夕留在南京的势力保护了起来,对少府太平铁厂这个机构重新整合,想尽办法提高产能。从而支持前线。

    掌控了这些东西,丁显在朝廷上也算是有一些班底了。最少了不算是光杆司令了。

    但是凡是有利就由弊端。

    这不,弊端就来了。

    朱允炆之前对何夕学说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特别是朱元璋之前的叮嘱。甚至有一些看重。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朱允炆对何夕的学说厌恶之极。

    诛杀何夕九族的心思,自然是有的。即便何夕的妻子,是自己亲姑姑。也不在乎。

    但是这种心思,不用说出来。

    朱允炆之所以说出来,就是警告丁显。朱允炆看得明白,何夕的理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自然科学方面是科学方法论,逻辑学,实证等研究方法。在政治上方面,就是提倡民重君轻,提倡人人平等,保护百姓的基本权力,王在法下等等。

    之前,民意论引而不发,导致很多人觉得何夕的学说不完整。而今看来,什么不完整,仅仅是没有说而已。

    也就是说,朱允炆判断何夕这一次,并不是仓促发出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这种大逆不道的思想本身就根治在何夕的学说之中。

    朱允炆自然对重用何夕徒子徒孙的丁显感到不舒服。如果用可能的花,朱允炆甚至想来一场大清洗,文字狱,将何夕相关的东西,全部给毁掉,清理掉。

    但是,朱允炆必须面对现实。

    那就是,南京军械生产大规模落后于北京。

    魏国公徐达答应出山了。他效仿北京方面提出一整份编制表。其中编练八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火炮都有数千门之多。而且都要新式的轻便的火炮。这些火炮都需要生产出来。

    产能根本跟不上。

    而在大明,搞军工生产这方面,是何夕最好,其次就是何夕的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