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全身而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全身而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四十一章全身而退

    叶沈终于撤走了。

    但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

    叶沈丢下了近五百门火炮。才将所有的士卒带走了。

    这个手笔,也也傅友德很感叹。

    不知道,这是金蝉脱壳,还是壮士断腕。

    反正傅友德可没有那么大的手笔。

    不过,叶沈不这样做也不行的。因为即便,傅友德见进攻伤亡太大。放缓了进攻。傅友德也不会让他闲着,每天例行进攻还是有的。

    叶沈想要撤可不容易。

    除非他丢下一支军队断后送给傅友德吃掉。

    但是叶沈对麾下所有军队,谁也舍不得。

    而傅友德逼得这么近,不留下来一些什么,根本不可能走掉。

    想来想去,叶沈准备留下火炮。

    火炮很重要。而且在防守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火炮防守的地方,南军是不敢强攻的。而且火炮似乎也变成了南军判断北军兵力多寡的一个重要标识。

    于是,叶沈将火炮与炮组留下来,不间断的向对面开火。而其他人先登船撤走。

    最后所有炮兵一起撤。将火炮留下来。

    等南军上来查看的时候,北军营地之中,已经空无一人了。

    这种情况下,傅友德也只能望而兴叹。

    不过,能得到这么多火炮,对傅友德来说,也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毕竟,火铳好补充,但是火炮,特别是这种非常轻便,能够跟随大军行动的火炮,却很很难得到的。即便得到了数量也不会多的。这一下子有了五百门,足够傅友德大大奶一回了。

    只是,傅友德想到这里,内心之中有一丝丝压抑。

    是从叶沈对火炮的态度上来看。

    在很多时候,叶沈是能用火炮,就用火炮。甚至说放弃就放弃,说不要就不要,很明显的看出来,这些火炮在叶沈眼中不算什么。毕竟五百门火炮,估计不够北京一个月的产量。

    这对叶沈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是在傅友德这里,却已经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此刻傅友德内心之中,或许还没有综合国力的概念与想法。但是他已经感到不对了。只是这上面的事情,他纵然贵为国公,也是很难改变的。

    傅友德心中暗道:“只要老郑能拿下沧州。或者,仅仅截断运河。这一战也就结束了。吃了叶沈所部,我倒也看看,北京还有什么可折腾的。”

    只是这个时候,忽然一个骑兵过来,呈上了一封书信。

    傅友德打开一看,闭门沉思。重重一巴掌拍子大炮上,说道:“废物。”

    他得到的自然是郑遇春的失利的事情。他算算时间,因为顺流而下,这叶沈已经走了一夜了,今天中午或许下午,就能到沧州。也就是郑遇春已经失去了时间。

    傅友德本来还想追击。但是此刻看来已经不用了。

    这如何让他不恼怒啊。

    但是再恼怒又能如何?他什么也做不了,郑遇春这样的将领,不是他想处置就能处置的了的。

    更让傅友德感到无奈的是。今后这些老将们,他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如郑遇春,前半段执行的很好。千里迂回,又快又稳当。几乎是杀到城下了,对方还不知道,不管其中用了多残酷的手段,能达到这一点就够了。但是后半段,几乎是脑壳子被驴踢了。

    他还活在二十年前。

    不怕身边是庸才,庸才也有庸才的用处,总不可能身边的人都是天才吧。但是这样一会神才,一会蠢材,就让人不知道怎么办了?

    而且傅友德能不用吗?

    不能。

    傅友德在南京这边也不是一言堂。很多方面都要平衡的。

    在傅友德看来,大明开国将领,渐渐成为一笔负资产了。但是在南京看来,依旧是将星如云啊。只是这些将星就好像是法国二战的将领,这些将领在一战的时候都有上佳表现。但是到了二战,只能当投降总统了。

    傅友德无奈之余,只能安慰自己。心中暗道:“不管怎么说,这一战总算是胜利了。”

    到了这一步,局面就进入收尾阶段了。

    傅友德收拢各路兵马,占领河间南部。并一封书信送到了安陵堡张明手中。

    ------

    张明站在安陵堡城头上,已经彻底听不到炮声了。再加上这一封书信。张明对外面的局势已经有了判断。

    书信上说,叶沈大败,损兵折将。十几万大军,仅以身免。要他识时务,弃暗投明。

    只是张明不相信,叶沈会败的这么惨。而且张明觉得,这一封书信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不是别人。正是何夕,如此重要的战事,何首辅岂能不在。

    即便不在前线领兵,最少也要在后方坐镇才对。

    这一封书信之中所有战况之中,根本没有写何夕。

    所以这一定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