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零六章天津丁家

    天下攘攘,皆为利害,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一点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何夕一套组合拳下去。

    很快就有了效果。

    静海丁家。

    丁家远不是本地人事,是山东人士,在开国之后,被强制迁徙过来的。当然了,原本的丁家在山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丁家上下讳莫如深。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人在乎了。

    丁家刚刚到静海的时候,兄弟五人。因为都是单身汉,也就没有分开安置。不过兄弟五人团结一心,很快在静海打出自己一片天地。二十多年过去了。丁家成年男丁,有十几个人之多。有子有孙,再加上姻亲,丁家在静海虽然不算大户,但也不会任由其他人欺负了。当然了,丁家五兄弟,而今也只有老五还活着。

    成为丁家上下的主心骨。

    很多人以为,在古代维系一个大家族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就大家族来说,南方的比北方的多。南京很多家族,都是从靖康之后,就已经南下的。枝繁叶茂,有成体系的家规。更是有足够的资产,作为家族的共同财产。但是北京就不一样来了。

    北方家族聚居的少,分散的多。没有足够的深刻的传统。就会像丁家一样。而今老一辈子还在,大家还能抱成团,但是老一辈子走光了,丁家固然还是丁家,但是与之前的家族已经是不一样了。

    这与现代一些亲戚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无非,古代的熟人社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便亲属的关系疏远了。但是生活在一片共同的空间之中,这个关系却不可能疏远,反而又强调的宗族亲属的关系,而后世陌生人社会,大家说不见就不见了。

    这种分崩离析才会显露的更强烈。

    而今丁家五祖,其实已经感受到这趋势了。

    只是作为一个大时代的普通百姓,他其实没有办法的。

    不过,从上面传来的消息给了丁家五祖一些想法。

    丁家五祖,召集家中所有的男丁,就在院子里蹲在地上说话。

    丁家五祖是一个干瘦的小老头,说道:“老八,你再说一遍,你从县里听的消息。”

    老八答应一声,于是将朝廷的政策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老八说道:“五叔,我在县里办事,特别找关系问了好多人。也看了那些农具,那种农具真正的好厉害,特别是脱粒,根本不用多费事,用脚一蹬就行了。还有其他各种农具,我不常下地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一套农具弄到手,家里多开百来亩地从来不是问题的。”

    丁家五祖说道:“但是这钱太多了,要一百元啊。家里凑凑最多也就三十元,而且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总不能家里一点预备都没有吧。你们谁家有了一个头疼脑热的。我也不至于拿不出来啊。”

    老八说道:“县里征召民壮,一年六元,还包吃住。只要有人进入民团之中,银行就可以贷款。六七十元的贷款,根本不成问题。”

    丁家五祖说道:“那是要人卖命啊。你们是没有怎么见过打仗,但是我是见过的。战场上,人命就不人命,是烂泥。这钱是卖命钱。”

    丁家五祖其实也心动了,否则,也会召集大家过来。毕竟,家里的劳力不缺,粮食也不缺,这几年虽然不算是风调雨顺,但是总体上洪武年间对百姓也算宽厚,家中都是有一些存粮的。

    丁家五祖,其实想开荒地。毕竟,土地才是家中的根基。

    而且河北这一片土地,倒是是中原地区,随着天下太平,可以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了。历史上到了正统年间,朝廷在河北预留的马场都被开垦成了土地。

    而其中还有一场几乎将河北打成白地的靖难之战。

    可见百姓对这方面的渴望。

    而今有了这么多省力的工具的。可以预见到河北开荒,将会有一个大的进展。

    至于,卖命钱。

    不客气的说,这个时代的人的残忍与麻木程度,是远远超过现代人的想象的。无他,就是有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说什么样的话。易子而食,对于现代人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对这个时代人,却是一个梦魇。因为时节一个不好,连续两三年的灾情,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真正的发生。

    活着永远是人的第一需求。在活着面前,道德从来不是必要的。

    而今也是,丁家五祖不在乎卖命钱,但是他为了家里的情况,不好强迫子弟去卖命。其实,如果这些农具过来之后,丁家男丁在一段时间内,是有些多余的。

    不过,丁家五祖也知道,很多人与他们想的不知道。

    毕竟年轻人吗?总是要在外面闯荡一下。

    “五爷,我愿意去。”

    “五叔,我愿意去。”

    两个年轻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几乎齐声说道。一个是叫丁汝昭,丁孝臣

    这两个不是一个辈分,一个老四家的小儿子,一个是老大的家长孙。但是年纪差不多。

    丁家五祖看着其他人,其他人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