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十八章铁路开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七十八章铁路开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七十八章铁路开工

    此刻的北京铁路站,还是一片工地。

    何夕在这里出席简单的开工仪式而已,在此之前,铁路的设计,招标,规划,资金调拨,都已经完成了。

    铁路的总工程师,不是别人,正是葛天工。

    而今的葛天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为了大型工程的总工程师。

    虽然在研发上,葛天工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但是在施工上,葛天工还是非常可以的,特别是这种谁也没有修建过的工程。葛天工资格老,在工匠之中,是非常有威信的。而且葛天工熟悉各种工程机械,甚至有一些工程机械就是他研发出来的,而且对于很多新需求,也可以独立开发一些新地,难度比较小的工程机械。

    用开创的办法,解决一些工程难题。

    而整个工程更是蒲州社联合北京三大建筑社一起承包,总承包价在五百万元,甚至何夕个人觉得,这个价格有些低估。毕竟,不说别的,单单是铁轨,就要十万吨上下,更不要说,修建铁路沿线的桥梁,车站之类的。再加上,火车头,车厢等等。整个工程几乎承包了,北京城工程之后,所有的钢铁产能。

    当然了,如果再加上战争的消耗,北京与辽东的钢铁产能,又要扩展。

    除此之外,还有人工。征地的费用等等。

    各方面加在一起,北京内阁各部门联合核算结果,各方面支出估计有一千万元之多。如果不是何夕力主,这个决议根本推行不了,无他,一千万元,对于北京财产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毕竟,前线开战,每天消耗都数万元之多,看似不多,其实一点也不少。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消耗,北京原本的结余与何夕发行国债搞出来的钱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而在这个时候,还在这无关紧要的地方上投入如此天量的资金,大多数人都不支持。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看似庞大的开支,在经济系统之中转了一圈,大概有一半都回到了朝廷手中,蒲州社为首的建筑社大多都是朝廷的,而钢铁企业是朝廷的,当然了,很多工坊并不是朝廷的。

    毕竟何夕大规模买拍国有工厂之后,北京与辽东都有一些私人企业了。

    而这些企业是要交税的,税收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回头钱,更重要的是,南北开战以来,北京的工业生产并不是没有受到影响,即便,何夕努力维系对外经贸关系,也是受到了影响。

    这一条铁路的战略意义暂且不去说。单单是经济意义,就必须做。因为只有这个大工厂修建,不仅仅扩充工业产能用以应对战争,也让整个经济体系获益。

    从而让北京方面在经济是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至于钱不够,可以印钱啊。

    也许是没有经验,也许是而今南京方面还没有感到财政上的困难,毕竟南京的家底要比北京厚实多了。而今战事对南京的负担一点也不大。也许银行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人不了解。

    在南北决裂之后,南京方面仅仅是接管了南边的银行,但是对货币,也就是纸钞一点变动都没有。这也是官僚本性的体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就给了何夕空间。印钞的空间。

    北京印的钞票,可以在南方通行无阻。幸好何夕还是有良心的,他选择温水煮青蛙的吸血,而没有一下子将南边的纸钞干废了。比较,何夕还想着一统天下。

    将南边的钞票给干废了。弄出烂摊子,还要何夕来收拾。

    这不是给自己找事情做吗?

    而今,大部分勋贵的产业都已经很配合何夕的政策,毕竟这是让他们赚钱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不配合,当然了,他们也没有在其他方面支持何夕。

    包括国债。

    毕竟,他们可不想在政治上站队。

    不过,这并不重要。最少在经济上,没有给何夕使绊子就行了。北京经济体系能按照何夕的想法来施行就行了。

    何夕看着眼前工地,在鞭炮余烬之中,问葛天工说道:“这个工程最快什么时候能完工?”

    葛天工说道:“老师,我已经亲自带人测绘过了,而且一路上有官道,我准备从两侧一起施工。我检查过铁轨生产与运输了。如果一切顺利,六个月,六个月就能修好。”

    何夕一愣,说道:“这么快?”

    葛天工说道:“张师弟那边已经有火车了,这里铺好之后,用火车运货,非常快的。”

    其实之所以这么快,也有这个时代铁轨规格轻的原因。

    其实按这个时代的铁轨,放在后世连战时铁路,临时铁路都算不了。将土地夯实,用沙土铺一层,碎石铺一层。枕木铺一层,然后铺上铁轨,固定好。就行了。

    这个时代火车未必能追得上自行车,所以很多方面都非常简陋。

    不过,简陋也可以。

    从北京到营口,大宗货物,还有军队最快只要一两天,慢一点只需三四天,这已经是革命性的提速了。

    何夕说道: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