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问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问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十五章问题

    大木也是同样的问题。

    或者黄子澄想要的那种,能用来造宫殿的木头,是少见的。但是大部分普通木头,能用来造船的木头,有大量的剩余。

    这也让杨士奇挠头。

    而布匹,纸张,油等东西,倒不是滞销了,而是生产是需要成本的,需要周期,的销售也是的。大明海上的运输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大量船只被傅友德征用。用到了日本战场之上。

    运力受限的情况之下。

    很多东西运不出去。而造船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爆出来的,特别是那种能横渡大洋的大船。

    何夕听了,也有些挠头。这里有很多问题,何夕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该怎么办?何夕说道:“到了什么程度了?”

    杨士奇说道:“钱不够了,而今现银只有几十万两了。而银票也只有一百多万两。我每天担心的睡不着觉。”

    何夕自然理解杨士奇为什么担心。

    生产了东西卖不出去,大量资金就会变成商品躺在账目上,而偏偏,银票是以白银为本的发行的。而今外面的银票少说有一千万两之多。而辽东账面上,只有这么多现银。真要是有挤兑。

    就非常不好办了。

    好在,辽东银票推行之初,就是与货物进行了捆绑,大部分使用银票的人,都是方便采购辽东的物资。而不是为了银子,故而大部分商人都没有想过去将银票换成银子。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多此一举。

    毕竟他们还要采买辽东货物,辽东货物大部分不接受现银的。只接受银票。

    如此一来,辽东货物与生产能力其实已经为银票作保了。

    所以,而今的银票系统,才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继续下去,就不好说了。

    那生产了这么多?能不能停下来?

    自然是不能的。

    前文也说过,生产的机器一旦打开,停产就是一件损失很大的事情,比如炼钢,几乎只要一停下来,就会将炉子给烧坏了。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技术细节也是有的。

    但即便不说这些。

    仅仅工人怎么办?

    虽然说辽东工人数量并不多。但是几大产业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人了。这些人加上他们的家庭,已经是辽东很大一个群体了。一旦停工,停止给他发工资,很有可能出大问题的。

    不仅仅农民才会起义。

    工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更加恐怕。

    如果停工照付工资。那还不如继续生产的。

    原材料虽然有一些成本,但是成本并不算高。同样是花钱,最少有一点点的价值产出。

    如此之种种,杨士奇才不敢下令停工的。

    何夕心中暗道:“说到底是市场饱和了。”

    很多人觉得不可能。这才多大的产能了。但实际上,却是很有可能的。之前说过,在南洋等地,能卖的起中原货物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是达官显贵。是头人贵族。但是整个南洋才不过几千万人。这样的人能有多少个?

    根本不会有多少的。

    至于平头百姓与奴隶们,根本与大明的奢侈品无缘。大明生产什么,卖出什么。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或许有,因为南洋领主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货物,必须将很多东西换成钱。

    比如,粮食。比如,宝石,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没有消费力的。

    而且何夕还有意无意回避了一个最大的市场,自然是大明国内市场了。

    这种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片刻之间,何夕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仅仅是想法而已,他还要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做决定,于是说道:“所以,你一直想北京那边的订单?”

    杨士奇说道:“大人英明,臣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指望有一个大单子救命了。否则再过几个月,会真差不问题的。”

    在何夕听了,杨士奇似乎在隐晦的给何夕解释什么。又好像没有。

    太子在北方的时候,很多人摇摆,有些人未必意思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对何夕背叛。但是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的。即便不是背叛,越过上司去接触上司的上司,也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做法。

    但是当地大家都在传,何夕到了京师就不回来了。

    虽然说,何夕在辽东做的不错,但是人走茶凉,也是自然规律,县官不如县管,也是必然结果。

    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

    自然想攀太子的高枝,也算是人之常情。

    杨士奇在这里隐晦的提点了一些。还是是说,与太子的接触,就是为了为辽东而今的危局找解决办法。

    这让何夕怎么说?或者说何夕能怎么说?

    何夕自然是掀篇,不提这事情。他说道:“有一点你想错了。北京需要辽东的物资,但是北京却不会是单子。”

    杨士奇被何夕一提点,顿时明白了。说道: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