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十九章学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八十九章学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八十九章学报

    解缙在学报上,简直是火力全开。

    丝毫没有保留。在太平盛世的底裤都翻出来了。

    特别是对于江南士大夫们做的事情,全部给翻出来了。

    是的。因为朝廷管得严格,什么隐匿田亩,偷逃赋税,等等。这些事情大部分人都不敢干了,他们如果敢做,朱元璋定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下场。但是,士大夫们,不,应该是地主们对土地的经营,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工具,高利贷,是完全不能放弃的了。

    无他,这是土地经营理念的问题。

    士大夫们,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耕种土地。也没有想过向土地投入资金,进行必要的水利建设。增加粮食产量,或者改良生产方式,从而提高亩产。来提高自己的收益。

    这些繁琐的俗务。岂能是他们清高的士大夫们要做的。

    即便,很多士绅也集体修桥铺路,兴修水利。但是,他们的主要出发点,决计不是为了提高亩产,让自己有更好的收益。

    当然了,在庞大的士大夫群体之中,也是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亲自操持农业,甚至总结经验,写出农书。但大部分士大夫都不是这样的。他们依靠的土地的收益,不在于地租本身。

    因为土地租的收益是有限的,而且是相当有限的。

    而土地人身依附关系,与高利贷,才是地主剥削的大头。

    因为土地人身依附关系,就能无限的使用佃户的人力,可以说是免费的。这种佃户,就已经类似于农奴了。而高利贷,在借出去的那一刻,几乎没有指望农民能还。他要利用高利贷无限地剥削百姓。

    生是他们的人,死是他们的鬼。

    吃人不吐骨头那种。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人丁出海,很多地主与士大夫都受不了。虽然说大部分中国人善财难舍,不到最后时刻,是很难下定决心,背井离乡的。而在地主逼迫之下,他们宁愿亡命天涯。

    之前,没有别的路可走。而今只有出海这一条路。地主们兼并土地的经济循环被打破了。

    这让他们损失惨重。

    其实,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只要土地仍然交税,兼并不兼并,其实并不重要的。但问题是,古代土地兼并,就是人口从官府转向私人,土地从缴税到不缴税,从承担公共义务,到不承担公共义务。

    这才是土地兼并的危害所在。

    可以说,开海这一件事情上,自然不是十全十美,勋贵们明面上垄断,暗地的手段,自然不算清白。但是一般来说,这只要愿意服从海上规矩,除却天灾之外,人祸还是很少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是出来赚钱的。而不是出来杀人的。杀人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相反。

    而地主们赚的不是钱,是命。是无偿的劳动,是带血的土地。

    人才是他们最大财富。而不是钱。

    很多地方,钱根本没有用。穷人即便有了钱,在很多地方也是保不住的。

    很多事情,如果自古以来就有,大家似乎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觉得这一件事情本该如此。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而解缙将这些事情从新拎出来,昭告天下,却又不一样了。

    很多事情,不上秤,不值一提,一上秤千金压不住了。

    这里面首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对高利贷有明文规定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利息不能超过本金。不管借多少钱,最后还钱最多翻倍。但是这样的规定,下面的人怎么能遵循啊?

    当然了,朱元璋才对整个大明进行了大手术,从开国以来,致力于均田均赋税。一边重视大族,一边打压大族。甚至朱元璋手头有一个册子,拥有土地超过三千亩的家族,都在列。

    但是人的自然分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要新中国之后,有一段时间分田了。但是,没有过多长时间,大概不到十年,甚至更短,中央就发现有土地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的趋势。同样的情况,朱元璋做的事情,决计没有新中国土改做得彻底。而农民经营土地所遇见的天灾人祸,要比新中国之后,多太多了。

    而小农经济面对这些问题的薄弱性,也会出现在同样的问题,土地再次集中。

    其实,朱元璋开国之初做的事情,在正统之后,已经完全变样了。大量土地集中在士绅手中。数以百万计的流民遍布天下,而明朝赈灾,也从刚刚开始,朝廷主动积极,变成了被动消极。

    主要是钱不够了。

    如果算时间的话,还不到一百年。

    也是而今这些士绅的力量不强大。否则,他们也就不用这种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乡下死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灭门绝户,也未必是多大的事情。正是因为士绅的力量不够大。他们在面对勋贵支持的开海这一件事情,只能想办法迂回阻止,或许分一杯羹。

    走正规渠道。

    死在这种习以为常的模式之下的百姓,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