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七章 新与旧(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七章 新与旧(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十七章      新与旧

    其实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感觉到,他对未来变法,内心之中也未必是那么坚定的。

    朱元璋已经做得决策,就能看出来。原本封建王朝的改革,明清在土地制度上的革新。朱元璋很容易接受。他对土地制度的改革。最后在土地上仅仅征收一种税。免除徭役。

    但是整个天下谁也不能逃避。解放百姓。不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

    只是,这已经是朱元璋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其他的事情,他纵然听何夕说得天花乱坠。有些事情,他是看懂了。但是看懂仅仅是看懂,对于有些事情到底有什么影响,他还是没有真切的感受的。

    此刻,看到这些已经造出来的机械。给了朱元璋深刻的震撼。

    与钢铁业的改革不一样。

    天下铁匠虽然多,但是总体上还是一个小产业。即便全天下所有的铁匠都失业了,其实朱元璋是可以处理的。甚至多了一些铁匠转化为农夫。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

    但是,纺织业就不一样了。这是要深入到每家每户的。其影响之大。简直是惊涛骇浪。

    赚钱是真赚钱。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不能仅仅想赚钱与不赚钱这一点小事的。要想更多。

    其实,朱元璋自己或许没有感觉,其实他内心之中有一个朱标。

    朱标所代表的思想,就是在洪武十四年之前,朱元璋内心很多国策的想法。唯一区别是,当时的朱元璋觉得,开国之初是乱世,朝廷内外并不稳定。所以要有非常手段。而后世子孙就无须如此了。

    朱标之前,一直是朱元璋最满意的太子。就是因为两人思想上在某些事情上只有层次上的分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今朱元璋变了。而朱标并没有变。

    而人的思想改变,其实也是一个过程的。并不是说变,就能立即改变的。此刻朱元璋面对未来的未知,也有一丝丝的胆怯。

    忽然之间,朱元璋就不想说话了。

    燕王内心之中更多纠结,只是见朱元璋脸色阴沉,更不敢说话了。

    朱元璋参观了所有的车间后,出了车间,忽然下令,每一个车间之中出一个女工代表。他要与这些人谈话。

    ------

    一会儿工夫。几十个女工已经到了。

    她们见到朱元璋之后,一个个都不敢抬头,跪在地面之上,就好像是一个缩头鹌鹑一样。

    朱元璋和颜悦色,带着几分长辈的慈祥,说道:“都起来说话吧。”

    只是朱元璋的话,下面人都没有反应。何夕立即示意身边的一个女工,这个女工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些话。这些人才起身。

    朱元璋微微皱眉。

    他最讨厌有人隔绝上下了。而这些听不懂的话。让他下意识觉得,有人在他面前搞花样。

    何夕连忙解释说道:“陛下,这些人都是高丽人,他们不懂汉话。臣这一段时间,也在想用一种便捷的办法,让她们学会汉语,在臣看来,拼音最好不过了。只是臣在这方面见识浅薄,再加上古今音也有不同,是以-------”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这一段时间的功课少了。”

    何夕一愣,不知道朱元璋何出此言。

    朱元璋说道:“朕的洪武正韵,你是没有读过吗?”

    何夕微微一愣,朱元璋说得不错。刚刚来到大明那一段时间,为了融入这个时代。何夕很下功夫,读了很多书。但过了那一段时间之后。何夕就没有再下过功夫了。

    读书时间也压缩了很多。

    《洪武正韵》这一本书,何夕知道是知道,但是真没有怎么翻过。

    朱元璋一眼就看透何夕了,说道:“中华自古以来切音之法与拼音之法,各有高下,足够用了。不过,你说的也对,《洪武正韵》高居庙堂之上,不能深入民间,又失朕的本意。这样吧,召集大儒在国子监商议,以《洪武正韵》为底本。创建一套,简易的切音之法。令孩童一读就会。”

    随即令左右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就办。

    自古以来,语音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就好像现在很多字的读音,已经不是古音了。最简单地就“一骑”这个词到底怎么念。

    这个问题,从来不是今天才出现了。

    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发现唐宋诗词,已经有很多不押韵了。自然是古音有演变。而且蒙古人南下,带来大量胡语。深入到中国各地。而且自古以来,字是一样的。但是各地方言却不一样。

    不管是为了统一方言,便于交流。还是为洗清胡风,重造汉唐,更或者说是新朝立功的文化工程。这种种原因之一,《洪武正韵》就应运而出了。其中自然有一套自古以来切音的办法。

    繁琐也有局限。与后世的拼音方法是有区别的。

    不过,并不是说后世拼音方案是在各方面都胜过切韵的。其实现代拼音方案,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