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李成桂(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李成桂(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五十一章     李成桂的心思

    倒不是大明将士都对朝廷忠心耿耿,宁死不屈。毕竟,这样的人自然是有的。但是大明将士这么多,总有几个骨头软,这是概率问题。

    只是放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首先,大部分明军都在前队之中,在后队之中的只有伤员,伤员也很明白,他们的伤势,在大明会被积极救治,能不能救回来,还是两说的。放在高丽这边,且不说高丽会不会给俘虏治病,在战争时期,即便是明军的医疗资源也是稀缺的。怎么可能给俘虏用?其次,高丽有哪个医术治好吗?

    所以到了这个局面,反而死了更好。

    只要死了,家里人才有抚恤,哀荣。但是一旦投降了,家属是连坐的。

    其次,叶沈带的人马,几乎都是叶旺挑选出来的,精锐老卒,待遇优良。与寻常士卒不同,对大明的忠心,或者说对叶家父子的忠心也不同。

    才有了而今的局面。

    李芳果见李成桂脸色不好,说道:“父亲大人。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收获不多,好歹是胜利了,何必如此?”

    李成桂说道:“胜利?真胜利了?你来看。”李成桂拔出一柄明军制式长刀。只见上面幽幽有些泛蓝刀口,已经不用看,就觉得很锋利的花纹。李成桂一刀砍在一片小树上,碗口大的小树,被一刀砍断。

    这固然是李成桂武艺高强,是用刀老手。寻常新手即便再锋利的刀,很有可能一刀就卡进树里了。李成桂说道:“这刀如何?”

    李芳果说道:“好刀,与家中藏的那些刀剑相比不让多少,恭喜父亲,又得一宝刀。”

    李成桂脸色越发难看,他说道:“宝刀,这一次缴获了近千口,这是明人用来武装女真人的。”

    李芳果脸色一变,此刻他终于明白李成桂为什么打了胜仗,脸色还是如此难看。

    李成桂不打算放过,又将一副铁甲用架子撑起来,让李芳果用刀去砍,李芳果是李成桂的儿子,武艺上并不是多好。但也不是门里出身,自带几分造诣,他一连数刀,砍在铁甲上,即便是用尽力气,也不过堪出几道缝隙,似乎打磨一下,这些痕迹,也能消失不见。

    李成桂不等李芳果说话,就说道;“这样盔甲,缴获了一百多套。”

    随即李成桂将钢-弩,长枪,锁子甲,等武器,丢在地面之上,不再细细解说了,但是每一件兵器坠落在地面上的金铁碰撞之声,都令李芳果心中一颤。

    一种无言的恐惧涌上心头。

    李成桂低头,铠甲遮住了他的眼睛,他嘴唇微微一动,说道:“这就是天朝吗?”

    一般人是不能从这些变化之中看出什么的。

    但是李成桂可不是一般人。

    即便他不是朝-鲜开国之祖,但是高丽第一名将,这个头衔暂时还是带着的。

    他这一次调兵,并没有将本部人马全部调过来,借口明军会威胁西北边境这一样的话,将大部分军队都留在西北了,大概有三万人,都是齐员满编,战斗力也是高丽最强的。

    当然了,现在的李成桂还不是几年后的李成桂,几年后的李成桂威信更高,但也是劫持高丽前线兵权,主持了威化岛回军一事,才掌控了高丽大权。

    这一次明军千余人,全部着甲,而且是这种在他看来,堪称宝甲的甲胄,更是大手笔给女真人与奴婢们那么多好兵器。如果李成桂不曾主持冶炼兵器的话,他不知道其中有多大难度。

    正因为他知道,他才不明白,大明哪里来的这么多甲胄?

    是全部辽东军器都集中在叶沈一部上吗?

    李成桂很想支持这个想法,但是他不能自己骗自己。从很多细节上,他就可以看出来,明军士卒对这些甲胄爱护程度,并不能上升到宝甲上,可以说虽然爱惜,但是程度有限。

    刚刚开始这些甲胄进入军中的时候,将士好像爱护眼珠子一般爱护这些甲胄,最后等几乎所有人都有甲胄,没有甲胄的人,并不是仓库之中没有,而是这个人不需要用。总不能让火头兵不背锅,去着甲吧。

    对于一些不直接上阵厮杀的辅助兵种,也的确没有穿甲胄的必要。

    到了这个时候,将士们对甲胄的爱护,也就那回事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当然了,依然有一批爱惜如同性命,但是也是少部分的。

    这种情况,李成桂能从缴获的明军甲胄,看出端倪。再加上明军对女真如此大方。

    李成桂不得不承认,一个让他不想承认的事情,那就是这甲胄,就是大明制式装备,军中有很多。具体多少,他不知道,但是在他想来,整个大明要装备了几十万副吧。

    几十万副,已经是他能想到惊天数目了。

    那可是甲士。

    要知道很多吹嘘带甲百万,大部分时候都是吹牛。

    只是李成桂不知道自己少说了一个数量级。这四五年来,大明生产甲胄在五六百万副。一副才二十几斤钢,对现在大明来说,不算什么。而今甲胄几乎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