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十八章   送弟子之漠南

    聚宝门前,何夕把酒相送,说道:“两位此去万里,定能建功立业。”

    练子宁举杯说道;“学生牢记老师教诲。不会忘记了封侯之赏。”

    黄子澄说道:“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是为朝廷尽心竭力,安定漠南,不敢人后。”

    三人对饮之后。

    又有其他人来送别。明鉴堂大多数学生都来了。一行人一一送别,让练黄两人都喝醉了,随即被随行护卫的锦衣卫送上了船,这才散去。

    何夕看着两人远去的船只,久久不能释怀。

    何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

    忽然觉得练黄两人,就好像种子一样,忽而飘落在北方了。而自己就在大明朝生根发芽了。而且明鉴堂只要还在,就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出仕。不用数年,何夕在朝廷之上,就不是无根浮萍了。

    但是事情也都是相对的。

    何夕通过这些弟子,在大明扎根。同时也负担起这些弟子未来的前程。他也成为这些弟子在京城的靠山。将来他的弟子立功升官什么的,何夕能不给他们争取吗?

    如果不争取的话,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如果之前,何夕在大明朝廷上,更多是一个旁观者。而今随着他学生越来越多。他已经失去了旁观者的身份,必须下场。如果之前,何夕的政治对手,也就宋讷一个人,要么刘三吾这些清流。但是接下来将会有更多更厉害的对手了。

    何夕觉得自己肩膀沉甸甸的。

    “何大人。”刘崧咳嗽两声说道:“我有一件事情,请大人行个方便。”

    何夕从自己的沉思之中惊醒过来,立即说道;“刘大人请讲。”

    刘崧说道:“我在家乡有一位故人之后,身世堪怜,但是学业非常好。而今身份尴尬。我想请大人开恩,让他来明鉴堂旁听,即便做仆役也行。”

    何夕说道;“此人是何人?”

    刘崧说道;“他叫杨寓,今年十六岁。他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给罗姓,前些年祭祖的时候,罗家在祭奠自己祖先的时候,他还小,自己给自己祖先祭奠。罗家人问他,他说他姓杨,不姓罗。”

    “他的继父没有怪他的。依然让他在罗家读书。但是,大人想来也明白的。这孩子在罗家实在是------”

    刘崧叹息一声,虽然没有说。但是何夕也是能够理解的。

    古代的宗族意识要比后世强太多了。如果这孩子愿意改姓罗,以罗家人自居。继父未必不能照顾。但是他既然在祭祖这样场合说自己姓杨。罗家的很多待遇,自然不能给他了。

    甚至他在罗家的地位也会相当的尴尬。

    可以说,他在罗家一天,他母亲尴尬,他继父也尴尬。

    何夕心中暗道:“这杨寓想来是一个无名之辈。但是刘崧资格老,在很多事情上帮了我很多,是需要拉拢了。不妨给他一个面子。”何夕说道:“刘大人,何出此言?是刘大人故人之后,也就是我的晚辈。岂能在明鉴堂当仆役,传出去了,岂不是我何夕薄情寡义。这样吧,陛下正好要扩建明鉴堂。我给一封荐书,让他参加这一次考试。他如果能过了。国子监的名额,我去办。如果过不了,也可以以刘大人的弟子名义留在明鉴堂。毕竟刘大人年纪大, 身边有几个弟子照顾,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刘大人觉得行吗?”

    国子监名额,对于刘崧,乃至外朝大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插不进手。但是对于何夕来说,却是很简单。他在朱元璋面前说一句话就行。即便不通过朱元璋,他也是有办法。

    因为朝廷皇亲国戚,都有荫生名额。何夕作为安庆公主驸马,这个也是可以有的。何夕又没有孩子,也没有亲戚,也就没有多在意这个。而今想要,打个招呼,就能补上。

    却是刘崧永远不能做到的。

    刘崧说道:“那就多谢了。如此我也能对得起这孩子了。”

    其实,何夕不知道,这个杨寓就是杨士奇。明初好像有一股风潮,那就是以字行。士奇是他的字,杨寓是他的名字。在很多时候士奇用得多,名字反而不显了。

    刘崧与杨士奇关系并不是多密切,他倒是与杨士奇的父亲有过交际,但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并不是太熟悉。但是杨士奇有神童的美誉,刘崧是亲眼见识过的,也知道杨士奇最近的尴尬。还知道杨士奇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准备游学。

    他也是看出明鉴堂的前途,更愿意提携及家乡后辈。这才推荐了杨士奇。

    历史上杨士奇飘零两湖之间,到了建文年间,才被举荐出仕。何夕在大明时间越长,影响也就越大,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杨士奇仅仅是其中一个。

    说了杨士奇的事情,刘崧有些欲言又止。

    何夕见状,说道;“还有什么事情?”

    刘崧说道;“按理我不该说,但是人老了,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不忍心了。丁显这孩子,该怎么办?”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