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风雨沧桑 > 风雨沧桑目录 > 正文 第 十六 章 计袭商号(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风雨沧桑 正文 第 十六 章 计袭商号(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北大沟的枪炮声越来越激烈,“靠江龙”的脸上冒出了汗,皱着眉头瞅着北大沟,旁边一个小兄弟说:“这回可够‘青龙’的呛!”“靠江龙”转身就给他一个耳光,骂道:“你这臭乌鸦嘴,够什么呛?我四姐和日本人交火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哪回够呛了!”

    “你们姐五个应该互相照应着才对。”

    她瞅了瞅我说:“舵爷,你不知道,我这四姐脾气最犟。她干的事一般不叫人掺合,和小鬼子打仗打败了你帮她一把,顶多说声‘谢了’。打胜了她还埋怨你想和她分钱财,因此她的事我们姐几个不爱往前凑。”

    过了一会北大沟的枪声渐渐平息了下来,回到屯子里探信的小兄弟回来说:“小鬼子们早都走没了。”“靠江龙”领着队伍回到了屯中。只见屯中的几间草房已经烧落了架,一间房子的门前还有一滩污黑的血,“靠江龙”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回到九堡十八哨以后,我和老刘同四个弟兄住在一个地窨子里,做饭的大婶和几个妇女陪“靠江龙”住在一个地窨里。这九堡十八哨确实也花费了“靠江龙”不少的心血。粮食库、弹药库、伙房应有尽有,山上的东西足够队伍吃一年的。

    睡觉的时候,同地窨子的几个兄弟告诉我,那四个兄弟是拜把子兄弟,又是“靠江龙”的亲属:老大是她娘家叔伯兄弟,姓李;老二是姜老二的弟弟,也是“靠江龙”的小叔子;老三就是那个大胡子的人,是姜老二的叔伯弟弟;老四就是那个黑巴溜啾的人,是“靠江龙”的师兄弟。这四个人跟“靠江龙”一心一意,让我说话的时候注意点,不要呛着他们。

    第二天吃过早饭,“靠江龙”把我叫到她的地窨子里对我说:“兄弟,你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大当家的……”

    “你没人的时候不要叫我大当家的,叫我大姐就可以了。”

    “好——大姐,你不想扩大山头么?”

    “是啊。”

    “咱们当务之急是解决钱的问题,有了钱才能招兵买武器。”

    “咱俩想一块去了,不过干咱们这一行的,解决钱的问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绑票。但现在这‘肉票’也不太好绑,好绑的吧,都是些没油的主。有油水的吧,跑的跑,溜的溜,剩下的都投靠了日本人,有自己的武装。有的家伙比咱都好,不少有机关枪的。”

    “大姐,咱不能光把眼睛盯在那几个大户人家,现在绺子那么多,好绑的都绑得差不多了,咱得把眼睛放宽点看。”

    “往哪看哪?”

    “现在有钱的就是日本人,这日本人做买卖的都有钱。”

    “这条路我倒是想过,不过这日本人找咱都找不着,咱犯得着自个送上门去吗?”

    “这日本人的钱都是咱们老百姓的血汗,咱们不打他的主意打谁的主意?再说干咱们这一行,本身就是掉脑袋的事,咱不去惹他,他们照样不是来打咱们吗?等有了钱,队伍扩大了,他想照量咱们也得寻思寻思。”

    她低着头寻思了一会儿说:“你这话有道理,明天我就派人出去踩盘子。”

    第二天“靠江龙”派出十多个弟兄出去踩盘子,这些人多是要饭的打扮,还有的扮成做小买卖的。

    过了几天,有俩弟兄回来说:“在九台县城的城郊,有一家日本人开的买卖,名号叫‘瑞丰合作社’。掌柜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日本人,主要是以经营皮毛、山货为主,看样子挺有钱。由于店铺在县城附近,绺子上的人还一直没人敢去骚扰。因此除了掌柜的之外,店里其他人都没有武器。”

    “靠江龙”一听来了兴致:“行,就这家了!我就不信这个劲的,日本人这老虎屁股有啥摸不得的?”然后问我,“兄弟,怎么样,陪大姐走一趟?”

    “大姐,这事没说的,大姐说上刀山下火海,兄弟我都不带皱眉头的!”

    “好,咱这么着,带二十个弟兄今晚就走!咱俩装作卖皮货的,看好路子,晚间下手。同时我还想顺道给你买几身好布料,把你这‘叶子’(衣服)换一换,挺精神个人没身好‘叶子’咋行呀?”

    “‘叶子’倒是小事,关键是不能出差错。”

    这“靠江龙”是打拳卖艺的江湖女子出身,简单地收拾了一下,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沟小媳妇。她又拿出了一身更生布的衣服,跟我说:“这是我家那个死鬼老二的。你把这身破军衣脱下,先换上这身衣服,咱俩扮成两口子怎么样?”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呼”一下红了,心想你是过来人拿这不当回事,我可是个大小伙子,这么装扮,还真有点抹不开(不好意思)。她一看,“咯咯”地乐了起来,用手点了一下我的脑门说:“你看你,还抹不开了!”

    这野猪沟距九台县有一百多里路。夏天的东北夜短,我们在傍黑时节出发,捡小路走了一宿。第二天天大亮以后,才三三两两地到了九台县城外。

    在城外的庄稼地里,“靠江龙”吩咐弟兄们先各自分散活动,天黑以后到这里集合。这时候大道上已有行
>>>点击查看《风雨沧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