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风雨沧桑 > 风雨沧桑目录 > 正文 第 四 章 立志习武(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风雨沧桑 正文 第 四 章 立志习武(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屯里傅大婶对我最好,可是我却不爱上她们家去,倒不是对傅大婶没好感,主要是烦傅大叔。

    傅大叔不但好瞎白唬,从我记事起他就没正事。家外的地一手不伸,家里的活一点不干,成年到辈地装神弄鬼给人家跳大神。傅大叔的神跳得很有名,来了神以后,有很多绝活。比如把犁铧子烧红光脚在上边走,一踩一冒烟很是吓人。再如他会大搬运,空空的小碗,他用手抓过后,就变成了满满的一碗酒,旁观的人还能听见酒淌进碗里的“哗哗”声。

    旧社会人们愚昧而又迷信,对于傅大叔表演的这些江湖卖艺人惯用的把戏感到非常神奇。再加上傅大叔会点中医,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有些小病请傅大叔跳跳神,拿点“神奇”的药,一般就能好了。天长日久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把傅大叔奉为神的化身,管他叫“傅大神”。傅大叔也自封为“狐仙”,说自己领着一堂子的人马。

    对于傅大叔表演的这些神奇活的秘密,在我七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我发现了。那一次,屯中刘大爷家的二小子发了高烧,刘大爷到傅大叔家请他去跳神治病。正巧我在傅大叔家和他儿子玩,刘大爷走后,傅大叔急急忙忙地钻进了仓房。

    出于好奇我扒在仓房破墙缝往里边看,只见傅大叔把一个猪吹风(尿泡)绑在腰间,猪吹风上有一根用小肠做成的细管,顺着裤腰一直延伸到脖子上。傅大叔用麻绳把它绑牢,然后把猪吹风灌上白酒。闻着从仓房里散发出来的酒味,看着傅大叔在仓房里一鼓肚,从手脖子的管中刺出了一股酒,然后得意地笑了笑的样子。我明白了什么叫空手抓酒,这纯牌是扯蛋。

    至于踩犁铧子,我看他从一个罐子中用毛巾沾了些醋,然后使劲地往脚掌上擦。回来后我问大人醋隔不隔热?大人们说“醋隔热呀”。傅大叔的神奇活在我心里变得一文不值了。

    我的大哥人憨厚老实,竟然被傅大叔收为弟子。

    虽说我知道这大神是怎么回事,但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却非常信奉“大神”一类的巫医。我一个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大人们也不相信,弄不好还被刺搭(说)几句,我也懒得去过问大人们的这些事。不过随着傅大叔的出名,他的家过得越来越红火,成了破帽子沟的一等户,我对他的反感越来越大,因为他挣的“堂子钱”越多,被他糊弄的人也就越多。

    但是,从傅大婶俩口发动屯里的人帮助咱家度过了被“黑瞎子”造害地的那年后,我对他的印象有些转变。阿玛也常说:“唉,他一个旗人的后代肩不能挑,手不能拿,出力的干不了,手艺又不会。不跳神他搁什么养活一家子人啊?”我也是这么想的,从此以后也就常上他家玩了。

    一来二去,我和傅大婶一家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黑天白天地呆在他们家。前院的李二嫂和咱二老说:“你看二小子天天在老傅家,老傅家也不拿他当外人,我看你们不如认个干亲吧。”

    “认个干亲倒也行,不过不知人家愿意不?”

    “这事好办,我给你们当中间人,我去问问她。”

    李二嫂到老傅家一问,傅大叔两口子说:“二小子这孩子会来事,我们早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了!”

    李二嫂回来一学,二老说:“既然人家愿意,他二嫂,你就给张罗选个日子把这干亲认了吧!”

    为这事,李二嫂特意赶了个集,请集上的算卦先生给选个好日子。算卦先生掐指一算说:“六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可在那天的上午举行仪式。”

    在那时的东北农村非常时行认干亲,并且不管什么人家认干亲的时候都要举行仪式。有钱的人家排场要大一点,没钱的自然要简单一点。为这事,老爷子特意赶趟集买回二斤糖块、二斤槽子糕(蛋糕)、二斤棉线和二尺红布,如果要是认干爹后两项就得换上二斤白酒和二斤黄酒。

    六月十八日那一天,破帽子沟可热闹啦。人们一大早就聚到了傅大婶的家,把她家的两间小草房挤得满满的。傅大婶俩满面春风地招待屯中的人,小孩子们可开了荤——每人嘴里都含着糖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www.16kxs.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阅读!)

    c

    上午十点左右,仪式在李二嫂的主持下开始了。先是放了一挂鞭炮,然后我跪地磕头。阿玛把礼品递上后,我得开口叫“娘”。平时别看我和傅大婶处得像娘俩一样,这冷丁一改口却叫我为了难,结果是老半天这“娘”字叫不出口。

    李二嫂着急了从后边踢了我一脚:“咋地老二,不愿认哪?”

    我一看李二嫂急眼了,又看到傅大叔急切盼望的眼神,联想到傅大婶家净做好吃的,我一张嘴这“娘”字也就吐了出来,把傅大婶乐得扶起我,用手抚摩着我的头,一个劲地叫“儿子”。

    那一天她家的儿子小狗子一直没露面。

    我在童年的时候,最盼望的有两件事,一是逛庙会,二是过年。

    凤凰山的庙会那时是远近闻名,相当的热闹。

    四月十八日庙会的头一天
>>>点击查看《风雨沧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