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中国记忆 > 中国记忆目录 > 八卷 恢复高考,观念改变 第68章 民族重点班,我们的骄傲(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国记忆 八卷 恢复高考,观念改变 第68章 民族重点班,我们的骄傲(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是四个考生中惟一及格的人。我们当场拍板全部录取这四个学生,而且给校长说,在路上的学生我们也录取,我们非常相信他们推荐的学生,并且代表我们学校感谢他们的工作。

    经过了十天的努力,我们从高山县的七个区招收了28名学生。这28名学生就是我的宝贝疙瘩,就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班级。

    虽然都是农村户口的学生,但他们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是县城附近的学生,有的是高山边远小学的学生,成绩相差很大;有的是单位职工的子女,语言能力就相对好些;有的祖母是解放前的土司抓去做娃子的,到他们这代就是半彝半汉的人了,真正纯粹是彝族翻身农奴的子女的也只有十八个。

    但我们的28个学生是全年级最听话最懂事最刻苦的学生。

    我们这个班级是全年级五个班人数最少的班,文化成绩也是最差的班,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从外地来到这个学校不久或者新分来的大学生。但,我们这个班级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最团结,最有信心的班级。

    当学生们到齐后,领到崭新的床上用品,住进灯光明亮的寝室时,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的。

    很快我们的班级干部产生了,班长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帅哥将三林,学习委员是一个教师的子女,脑袋瓜子非常灵活的付卫忠,而我最喜爱的有着黑而发亮的眼睛的吉觉古史被同学选为小组长。

    我们班是全校惟一一个全体住校的班级,因此,学校单独为我们班设了两节课的晚自习。其他的班,只有少数离学校很远的学生住在学校,学生就在自己的寝室上晚自习。

    晚自习,我们都是用来复习他们小学时学过的知识。学校并没有明确地安排老师去辅导,一般情况都是我一人带着他们上课。但很多科任老师都争着要晚自习课,有计划的复习小学课的学科知识。那时,学校没有钱给上晚自习的老师,但他们不但不计较,而且非常认真的备课和辅导。

    到冬天时,天气很冷,我就问校长有什么办法。校长说,农场有很多玉米芯,可以用来烤火。我就买来四个火炉,放在教室,我轮换着为火炉加玉米芯,不让孩子们去弄,免得影响他们的复习。所以,尽管天气很冷,但走进我们教室的老师和学生就会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教与学的热望,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我并没有做多大的工作,只不过是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我看到我的学生头发很长,都没有钱去理,我就买来一套理发工具,在星期天帮他们理发。由于我的理发技术太臭,弄得他们一个个的头上都修起了大寨式的梯田,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但宝贝们却高兴得很,他们并不在乎理成什么样式,只要头发短了,读书做作业时,头发不遮住眼睛就行。早晨,我带着他们到公路上跑两公里后,才回到学校参加早*,使他们个个充满活力。当我看到他们用冷水洗脸时,就找校长解决热水问题,校长就专门安排一个炊事员帮他们早晨热洗脸水,晚上热洗脚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耐心地辅导,这些都是我因该做的。而我们的学生却非常的感动,他们以百倍的努力来报答我,报答学校和政府给他们。

    只要有公共集会,遵守记录最好的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乖乖地坐着听讲。冬天,下大雪时,满地都是厚厚的积雪,而我们的学生却自觉地起来把所有通往教师宿舍门前的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到学校开会表扬我们班时,我才知道是我的宝贝们干的。

    很快,我们初中民族重点班(同时还有一个从各县招来的高中民族重点班)就在学校成了先进的榜样。在年终评地区选先进时,全校只有两个名额,居然,很多教研组长都推荐我这个毛头小伙子,学校行政大会也尊重大家的意见。我被评为地区先进个人,与我同时获得这个殊荣的另一名是深得大家欢迎的医生。

    我们班的学生不仅有美好的品德,而且又理想,有抱负,有求知的**。当预备钟声响后,他们走进放下自己的作业,拿出该节课的书,唱着歌,等待老师的大驾光临。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大家就齐唰唰地站起来给老师鞠躬,问好,然后就坐下,二十八双眼睛就盯着老师,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不需要老师去维持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就非常好;不需要老师动员大家提出问题,他们不懂时,是要缠着老师不放的。我们的科任老师都说:“一走进你们班的教室,就会感觉到不能不认真上课,不然,会愧对那二十八双望着你浇灌知识的眼睛。”

    我们的学生真是太懂事了,他们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从不言累,从不言苦。为了补充自己知识,吉觉古史还伙同两个同学,在早晨起床铃响之前,跑到街上的水银灯下读英语和语文。

    只要是我说的,他们就当圣旨一样。我发觉他们的汉语能力很差,就规定大家在公众场合只能说汉语。一是为了培养汉语言能力,二是为老师和班外同学能和他们交流。他们就在公众场合说汉语,不到两年,他们的汉语言能力就达到了和汉族同学艺样高的水平。

    由于我们班的学生多数都是从几十公里外的乡下来的,因此,家访就
>>>点击查看《中国记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