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借问吹箫 > 借问吹箫目录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终不似当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借问吹箫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终不似当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毕竟突利可汗是他侄子,很多双眼睛在看着,利可明目张胆欺负人。”薛冶儿对听着她的诉说,为她紧张的两个朋友笑笑,“还好有惊无险。”

    她说的轻松,但当时却是极为危险,突利毕竟是可汗,可多罗不过一个总管,利可汗要整他还不容易。

    越是在乎一个人,就越为他提心吊胆,那段时间,薛冶儿连睡觉时,都把剑放在枕头旁边。

    “你们一个连神仙都不做,一个是共患难过来的,相比之下,我的故事就不算什么了。”青琴看看袁紫烟,又看看薛冶儿。

    “我第一次遇上徐安,是去逍遥居打归屋子,我搬不动重物,正好被他看见了,他就帮了我,还和我一起干活,后来每次我干活,他都来帮忙,从没有躲过懒,看他是个勤快人,我就嫁给他了,好在婚后他也一直很勤快,算是表里如一吧。

    ”青琴不好意思地笑笑,比起两个朋友,她的经历最平常不过了。

    “能踏实过日子,这就很好了。”袁紫烟评价道,哪像当年徐茂公和她,就算在一起也无时无刻不担心,有一天会分开。

    “有个男人能帮你干家务,这还不好?”薛冶儿还羡慕呢,别看多罗在外面处事干练,一回家绝对是个甩手掌柜。

    女人做了母亲,在一起时免不了要提到孩子,薛冶儿听说袁紫烟又添了个小女儿,高兴之余一定要去看看。

    袁紫烟带她过去,结果薛冶儿一见到孩子就喜欢上了,抱着舍不得放手。

    “真好。”她看着孩子粉嘟嘟地小脸蛋。“还是女孩子可爱。娇娇嫩嫩。象一朵花。你女儿叫什么名字?”

    “美媛。美丽地美。名媛淑女地媛。”袁紫烟着意解释。

    “美媛。好名字。”薛冶儿是真心赞赏。“李都督真会起名字。”

    “不。这是我起地。”袁紫烟敢做敢当。

    “也对。凭什么咱们能生孩子。就不能给孩子起名字了?我以后再生了女儿。名字一定由我起。”薛冶儿不知内情。对袁紫烟争取权利地行为大加赞成。

    “啊。笑了。笑了。她对我笑了。”看着孩子甜甜地笑容。薛冶儿兴奋已。她看看孩子。再看看袁紫烟。下了定语。“你女儿长得像你。美媛长大了一定和你是一个模子出来地。都是大美人。”

    “嗯,谢谢。”袁紫烟干笑。说女儿长得像她,将来是大美人,她听了当然开心。但说她和“美元”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薛冶儿是不知内情,袁紫烟却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地感觉。

    “你家那两个小家伙呢?怎么不带来?”看薛冶儿这么喜欢孩子,青琴不仅问道。

    “多罗不同意。他怕我学了蔡文姬。”薛冶儿笑笑,“蔡文姬可以一个人回来,多罗却知道我一定舍不得孩子,所以有孩子在草原,我非回去不可。”匈奴时代,文姬归汉的故事,一直在草原上流传着,多罗这样,也是在乎她,薛冶儿是不计较的。

    “你,真的决定留在突厥了?”青琴犹豫着问道,她今天也看到那些身上裹着皮子,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行为举止都和汉人不一样的突厥人了,再想到他们与汉人不同的饮食习惯,薛冶儿真能适应?当初三人中,就属薛冶儿最娇贵了。

    “回来了如何,向蔡文姬那样,‘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我可受不了。”吟着蔡文姬《胡~十八拍》里的句子,这是前车之鉴,薛冶儿可不愿去尝试。“何况还有多罗呢,他可是地道的突厥人。”

    “那现在谁照顾你地两个孩子?”袁紫烟突然问道。

    薛冶儿颇有深意地看了袁紫烟一眼,才说道:“突利可汗派专人照顾他们,不用我们担心的。”

    青琴听不出,袁紫烟却马上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与其说是多罗不放心薛冶儿,还不如说是突利可汗在担心多罗,怕他被长安城的繁华迷住,不再回去了。毕竟利可汗那边就有这样的前车之鉴。

    “既然你这么喜欢美媛,不如认她做干女儿吧?”青琴提议,想解薛冶儿思子之苦。

    薛冶儿和袁紫烟却有些尴尬,她俩现在一个是突厥重臣的妻子,一个是唐朝大将地夫人,若认了干亲,未免招人口舌。

    “说道女儿,我还有事要问你们。你们知道南阳公主和出云公主现在怎样了吗?萧皇后在突厥,可是一直惦记这两个女儿?”薛冶儿问这个,一是想岔开话题,二来也是真心想帮萧皇后打听,虽说萧皇后当初让她嫁给多罗

    有目的,但毕竟成全了她一份好姻缘,这媒人,还

    袁紫烟想想,说道:“自从窦建德兵败后,南阳公主就回了东都洛阳,她丈夫宇文士及一直在找她,两人在洛阳重逢。不过这时的公主已经剃发为尼了。宇文士及请求,希望和公主能复为夫妻。南阳公主拒绝了他,说道:‘我与君是仇家,只恨不能手刃君,只是因为另兄谋逆之际,君并不预先知情罢了。’宇文士及见复合无望,只好走了。”因为徐茂公帮宇文士及找过南阳公主,袁紫烟对这段历史还是熟知的。

>>>点击查看《借问吹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