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如此多娇 > 红楼如此多娇目录 > 章节目录 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红楼如此多娇 章节目录 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就在史湘云催着马车回到东华门外时。灮

    乾清宫通往东华门的甬道上,焦顺正愁眉紧锁的行走在红墙黄瓦之间。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地位逐渐稳固的缘故,他多多少少有些懈怠,而这次遇刺无疑给他敲响了警钟,也让他愈发深切体会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但这还不是最让他警惕的事情,最让焦顺警惕的,是他昨天借刺杀事件试探皇帝时,隆源帝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

    昨天遇刺之后,焦顺立刻与大理寺的人联手展开了审问,期间大理寺的人只负责问话,所有与刺客身体接触,乃至于动刑的事情,都由焦顺的亲随出面负责,以便确保那刺客不会被灭口。

    一开始那刺客嘴硬的很,但等经历了几次就地取材的水刑后,终于耐受不住,招认出了那套「盐枭雇佣,杀人灭口」的说辞。

    焦顺却哪里肯信这些鬼话?灮

    且不提王子腾之死,暂时未曾发现太多的疑点,便真就是被他们两个暗害的,那他们得了手直接走人就是了,又何必再画蛇添足跑来刺杀自己?

    就算这两个人不知道自己皇帝的头号宠臣,但自己这次来可是奉的圣命,是标准的钦差大臣,真要是被他们得了手,朝廷必然要全力追查到底。

    他们这与其说是杀人灭口,倒不如说是来捅马蜂窝的!

    焦顺当即点出了其中的破绽,然后继续动刑继续逼问,但这回那刺客却是咬死了不肯再开口,期间甚至数次尝试自尽。

    虽然在焦顺提前防备之下并没有成功,但从这种死硬到底的态度来看,此人应该是某些人专门豢养的死士,短时间想让其开口,只怕是没那么容易。

    果不其然,直到官船在东便门外靠岸,也没能从刺客口中问出更多的讯息。

    无奈之下,焦顺只好先让大理寺的人,暂时将其带回大理寺衙门看押,然后自去宫中向皇帝复命。灮

    而隆源帝听说焦顺险些死于刺客之手,当即勃然大怒,一面下旨勒令大理寺、顺天府调遣人力,不惜一切代价彻查此案;一面又挥退了左右,咬牙切齿追问道:「爱卿,如今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在场,你心中若有怀疑的对象,不妨对朕直言——只要言之有理,朕绝不姑息!」

    显然,隆源帝也不认为刺杀焦顺的事情,是江浙官商的手笔——毕竟这么做无异于自掘坟墓,且完全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而听他那阴森可怖的语气,绝对是存了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心思。

    焦顺沉吟片刻,拱手道:「臣眼下并无太多头绪,但若按照获利越多嫌疑越大的思路推断,会对臣下此毒手的,无外乎是对臣敌意深重的,以及臣死之后有机会取而代之的。」

    「这……」

    隆源帝眉头一挑:「朝堂上恨你入骨的腐儒,只怕多如过江之鲫。」

    「但同时符合这两条的却不多!」灮

    「同时符合这两条?」

    隆源帝闻言,挣扎着换了个姿势,皱眉道:「你是说工学司业陈铭举?」

    没等焦顺回答,他又摇头道:「不对,便再怎么,朕也不会放心将工部交给此人——那就是工部的……也不对!」

    他连举了两个人,都没等焦顺开口就自我否定了。

    最后干脆停了下来,直视着焦顺道:「爱卿不要再卖关子了,有话直说便是。」

    「臣以为……」

    焦顺深深一躬,郑重道:「内阁大学士王哲,或有嫌疑。」灮

    「王哲?」

    隆源帝先是一愣,继而脱口反问:「你可有证据?!」

    说完,他也觉得这话不妥,毕竟一开

    始说的就是自由心证。

    于是忙找补道:「王哲乃是两朝老臣,又久在内阁行走,故旧门人遍及天下,若没有切实的罪证,只怕不好动他。」

    虽是像焦顺做出了解释,但这番态度,却和先前那喊打喊杀的模样截然相反。

    焦顺当时心下就是一沉,他确实是怀疑王哲不假,但在皇帝面前主动点破,更多的却是为了试探皇帝的态度——确切的说,是皇帝对所谓「新儒」的态度。

    最近一个多月,就在焦顺攻略林黛玉的同时,有关于「新儒」的说法渐渐冒头,并迅速成为了众矢之的,被无数儒生声讨谴责,力度之大甚至一时盖过了焦顺和工学。灮

    毕竟异端总是比异教徒更可恨。

    尤其这异端的首倡人,还是端坐于庙堂之上的内阁学士——在许多人眼中,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背叛!

    工学一脉的人对此大多幸灾乐祸,巴不得新旧儒生们内讧,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少数人则寄望于能与「新儒」合流,借机壮大工学一脉的影响力。

    唯有焦某人心下大生警惕。

    盖因这「新儒」之说,恰恰切中了工学眼下的软肋。

    作为后世来客,焦顺自然明白工业革新需要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持,否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
>>>点击查看《红楼如此多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