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太子英明 > 太子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43章 逃走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子英明 章节目录 第1243章 逃走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黛西和白娜蒂塔的滋味着实不错,单单是无比的顺从,就让萧逸极为满意。

    她们两个也有自己的感受,虽然萧逸杀人如麻,心狠手辣,但在房事上对她们还是很温柔体贴的,遂也就放了心,安心跟着萧逸。

    灭了大喜国和大浦国之后,萧逸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就亲自率军从喜浦半岛的东部港口出发,率领二十万大军,直奔大衣国。

    大衣国的国土形状,颇为奇怪。

    狭长形,而且是东北朝着西南的方向。

    所以,大衣国最西南部的港口,距离喜浦半岛就不远了。

    只是半个多时辰,燕军就完成了海路,直接攻陷了大衣国毫无防备的那个港口。

    攻克这个港口之后,二十万燕军就兵分四路,迅速占领了四个城池,大开杀戮。

    漏网之鱼迅速北逃,向大衣国的首都洛麻城逃去,报告消息。

    而燕军则是继续迅速扫荡大衣国南部的一些城池,并同时用飞禽斥候联络消息。

    当大衣国的太后得知消息的时候,大衣国最南面的十二座城池,已经沦陷了八座。

    不错,大衣国的王权并非是掌握在国王手中,而是在太后的手中。

    大衣国的国王,其实只是一个才五岁多的孩子。

    而这个太后呢,也不是国王的生母。

    国王的生母,是一个卑贱的宫女,在生下孩子之后,就被前国王秘密杀害了。

    但是,虎毒不食子,前国王就将孩子交给王后抚养。

    两年前,国王因病去世,王后就扶立这个孩子为国王,自己当上了太后,垂帘听政。

    在西洲,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几乎鲜有发生,但这个叫萨拉的太后却做到了。

    萨拉太后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孤立一派,使出各种手段,经过两年的时间,使得大衣国的王权最后都集中在了她的手中。

    只不过,萨拉王后刚刚彻底拿到王权,还没等大展手脚,将大衣国发展壮大,西洲就出变故了。

    大鹰国被灭了,大爱国被灭了,大筏国被打残废了,大喜国被灭了,大浦国被灭了。

    接到大筏国的求救信号,萨拉太后当机立断,派了三万大衣国精锐前往。

    要知道,大衣国不是什么大国,人口情况跟大浦国差不多。

    举国上下,也不过只有二十万兵马。

    因为西洲的形势严峻,萨拉太后便将兵马向西北方向倾斜了一下,因为那里是大衣国与西洲的接壤地带。

    以至于,大衣国的沿海之地,兵力防守不足。

    没办法,喜浦半岛探出了西洲,三面临海,而大衣国也是这样。

    好在,喜浦半岛是两个国家,而大衣国只有自己。

    所以,二十万兵马,要想布防所有的临海之城,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萨拉太后的为难之处。

    谁想到,燕军灭了大喜国和大浦国之后,并没有再北上攻击大筏国,而是瞄上了她的大衣国。

    这个消息,让萨拉太后震惊不已。

    四处的败兵来报,足以证明燕军的兵马数量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也就是说,就算萨拉太后集大衣国的所有兵力南下,也未必是燕军的对手。

    更不要说,燕军有海上之利,随时都可以增兵。

    萨拉太后几乎没有多少犹豫,立即派出使者北上,请西洲联军来大衣国御敌。

    因为萨拉太后明白,没有西洲联军相助,大衣国很快就会步上大喜国和大浦国的后尘。

    刚刚执掌大衣国的王权,就成为亡国的太后,成为燕王萧逸的玩物,萨拉太后不甘心。

    萨拉太后的使者北上了,但燕军在大衣国南面的屠城还在进行着。

    十二座城,十六座城,二十座城……

    燕军渐渐北上,大衣国的人口也在慢慢减少着。

    虽说是渐渐,是慢慢,但是萨拉太后却是心急如焚。

    每失一城,大衣国的实力就减弱一分,萨拉太后的野心也弱了一分。

    终于,五天之后,使者回来,给萨拉太后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西洲联军正在向大衣国这边而来。

    萨拉太后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西洲联军能来,二十万燕军就不足为虑了。

    毕竟,西洲联军足足五十万之多,而且都是装备精良的西洲各国精锐。

    又等了几日,西洲联军终于来到了洛麻城。

    但是,让萨拉太后恼火的一件事情发生了,二十万燕军突然再次乘坐战舰离开了大衣国。

    逃走了?

    萨拉太后不这样认为。

    燕军肯定是避开西洲联军的锋锐,等西洲联军离开之后,一定会再次对大衣国下手的。

    而西洲联军又不可能一直在大衣国待着。

    当然,安全性是有了。

    可这五十万兵马的粮草问题,以及军饷问题,都必须由大衣国来承担。

  
>>>点击查看《太子英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