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太子英明 > 太子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71章 这老东西真是越来越昏庸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子英明 章节目录 第1171章 这老东西真是越来越昏庸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萧天行看了萧昕一眼,心中暗想,这小子的命真大。

    刚才那个太监胡乱开枪,怎么就没把他打死呢?

    嗯?

    想到这里,萧天行忽然心下一动,暗想,不对啊,刚才那个太监打死的都是高官要员,为何偏偏放过萧昕呢?

    嗯,朕若被杀,最有利的未必是萧逸,或许还有可能是萧昕。

    皇帝被杀,储君即位,天经地义之事。

    就算是萧逸,也未必敢出兵攻打长安,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

    萧天行的疑心病,本来就已经很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差点丢了性命,萧天行的疑心病几乎是达到了巅峰,看到谁都觉得有可能。

    大员们,或者被杀,或者重伤,剩下的都是萧天行不太倚重的朝臣。

    萧天行扫视一圈,也找不出一个能够商量的人。

    无奈之下,萧天行只得向他不怎么待见的门下左侍中郑珏义问道:“郑爱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办啊?”

    郑珏义,也是世家门阀出身,是荥阳郑家的人。

    只不过,荥阳郑家位处昔日大郑国的地盘上。

    直到后来,大郑国已经不行了,郑家的家主郑珏义决定反水,暗中投靠了萧天行,并帮助萧天行拿下了大郑国的都城。

    在大夏国灭了大郑国之后,郑珏义又帮助萧天行快速安抚大郑国的百姓,为萧天行继续一统天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所以,在大夏国建国之后,萧天行封郑珏义为门下左侍中,地位也是不凡了。

    只不过呢,萧天行看不起郑珏义这种在主子危难之际反水的小人,就一直对他不怎么待见。

    若非是朝廷三省六部的头脑们死的死,伤的伤,恐怕萧天行也不会征询郑珏义的意见。

    长期不受待见,郑珏义对萧天行怎么会没有意见和怨气呢。

    身为门下左侍中,是门下省的一把手之一,但实际的大权基本上都在门下右侍中胡南山的手中。

    以至于,整个郑家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

    郑家的子弟,郑珏义很难举荐上去。

    在大夏国,州刺史以上的官员任命,皇帝说了算。

    州刺史以下的官员任命,就是吏部说了算。

    吏部定下之后,送给皇帝,盖玉玺。

    有时候呢,皇帝也翻看看,但大多数的时候,皇帝看都不带看的。

    就算是翻看,皇帝也未必会驳回。

    因为那种中低级的官吏,大夏国太多了,皇帝能了解几个人啊。

    吏部尚书黄终南,是萧天行的心腹,对萧天行是忠心不二。

    昔日,萧韧和萧离等几个皇子拉帮结派的时候,黄终南始终没有站队。

    所以啊,萧天行不待见郑珏义,黄终南能给他面子吗?

    以至于,这么多年了,郑家的子弟,甭管多有才的,几乎全都赋闲在家。

    当然,也有一些谋上官职的,却都是县令啊,县丞啊等等最末梢的官职。

    郑珏义被萧天行一问,心中冷笑不止,昏君,你无人可用了,现在想起来问我了,你特么早干嘛去了。

    虽然郑珏义在朝廷这么多年,一直不受萧天行重视,但对于朝廷的局势他可是门清啊。

    尤其是萧逸白艘战舰围长安,索要那些人,郑珏义更是将其中的利弊情况分析得极为透彻。

    所以,在萧昕和常月娇之间的取舍,郑珏义的想法跟关河北是一样的。

    郑珏义想要出头,既然萧天行靠不住,就只能靠现在的储君,未来的皇帝萧昕。

    于是,郑珏义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储君乃是国之未来,万万不可交出去。”

    “更何况,如今我大夏国生变,三省六部要员损失惨重,更需要储君辅佐陛下治国。”

    “母以子贵,储君的母妃自然应该是后宫之主。”

    “故而,微臣以为,将常贵妃交出去,有利于大夏国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郑珏义还没把话全部说完的时候,萧天行的脸色就已经彻底阴沉下来。

    萧天行心中暗骂,老东西,朕给你机会,准备用你,你竟然跟跟朕唱反调?

    在萧天行看来,他既然垂问郑珏义,后者一定会欣喜不已,顺着他的意思,建议将萧昕交出去,留下常月娇。

    可是,郑珏义跟他唱了反调,就让萧天行心里很不爽了。

    尤其是,郑珏义的理由,让他无可辩驳。

    母以子贵,确实是啊。

    萧昕是储君,但周淑妃不是后宫之主,确实不利于大夏国的皇权稳固。

    但是,萧昕是储君,周淑妃是后宫之主的话,权力就大了点,萧天行也不喜。

    尤其是,刚才太监行刺之事,在萧天行的心里,萧昕也是有可能性的。

    将大权交给一个可能有夺权之心的儿子,萧天行晚上能睡安稳了才怪。


>>>点击查看《太子英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