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太子英明 > 太子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63章 孤王可以借一个人给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子英明 章节目录 第963章 孤王可以借一个人给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圣旨传到幽州,慕容岭又惊又喜。

    果然不出萧逸所料,萧天行真的是用了这个办法。

    抛开萧逸,让慕容岭领军讨伐倭国。

    “太子殿下神机妙算,末将佩服之极。”慕容岭对萧逸佩服之极,又不失时机地拍了一下萧逸的马屁。

    萧逸哈哈大笑道:“这是什么神机妙算啊,不过是猜测了一下父皇的心思而已。”

    “所谓功高震主的道理,慕容岭你也不会不懂吧。”

    “孤王这段时间的军功太大了,以至于父皇起了一些担心。”

    慕容岭微微一叹:“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是国之未来,是陛下的儿子。”

    “满朝文武,陛下都可以忌惮他们功高盖主,末将以为唯独不该忌惮太子殿下。”

    萧逸轻轻摇了摇头:“若无萧韧和萧离之乱,父皇或许不会忌惮孤王。”

    慕容岭又说道:“但萧韧是萧韧,萧离是萧离,太子殿下跟他们不同啊。”

    萧逸笑着说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说起来,也怪孤王。”

    “萧韧和萧离之乱,使得孤王感觉到东宫在长安不太安全,再因为大蛮国与大成国即将联手来犯,这才想着将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中,以防不测。”

    “谁想到,孤王分权就引起了父皇的不满和忌惮,处处提防孤王。”

    慕容岭叹道:“亏得太子殿下分权,并亲自领军作战,不然的话,大夏国对大蛮国与大成国的联手之攻,只恐必败无疑。”

    “结盟大辽国,败大成国和大燕国,灭大蛮国,收复扶余国,放眼整个大夏国,非太子殿下而不能做到啊。”

    萧逸摆了摆手:“好了,此事不再说了。”

    “慕容岭,这些牢骚话,你在孤王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在外面切不可乱说。”

    “不然的话,一旦传到父皇那里,孤王也保不住你。”

    慕容岭立即拱手道:“末将明白,多谢太子殿下提醒。”

    其实,慕容岭心里真的明白。

    萧玉麟和刘墉,都是萧逸的心腹,素为萧天行所忌惮。

    所以,慕容岭这里,明面上就不能再是萧逸的心腹了。

    至少,二人要保持一些距离,以免再被萧天行忌惮。

    以萧逸所料,一旦萧逸就国太子封国之后,接下来萧天行铁定会将西军和北军的统帅换掉,换成他的心腹。

    只有这两支军队被萧天行掌控在手中,他才能每晚睡觉睡得安稳。

    对于西军,萧逸不打算放手。

    因为一旦他放手了,一旦刘墉被撤掉,齐天仇的诈降之计,就等于是半途夭折了。

    至于北军嘛,倒是无所谓。

    因为有燕云七州在手,长城对太子封国根本没有丝毫的作用。

    而且,萧逸准备让萧玉麟替他镇守燕云七州。

    大夏国的西疆之地与萧逸的太子封国,是不接界的,中间隔了西凉十五州。

    西凉十五州,是西北军驻守,主将就是赫连苦楚的弟弟赫连喜成。

    萧逸对赫连苦楚有恩,赫连喜成是赫连苦楚的弟弟,不但感恩,更是对萧逸钦佩万分。

    只是,他跟慕容岭一样,是萧逸的伏笔,没有明着加入太子阵营。

    这一次,慕容岭前往幽州,打的旗号是恭喜萧逸得子。

    而且,慕容岭今日到,明天就得走,不能在幽州久留,以免被萧天行猜忌。

    萧逸对慕容岭吩咐道:“攻倭之战,孤王不便插手,基本上就靠你了。”

    “不过呢,孤王可以借一个人给你。”

    慕容岭大喜:“太子殿下之意,是韩幽兰?”

    萧逸含笑点了点头:“不错。”

    “但是,为了不让父皇起疑,白狼是不能让你带走了。”

    没有白狼,多多少少还是很遗憾的。

    毕竟,若是有白狼参战,攻打倭国的难度会再降低一些。

    但是,慕容岭也比较容易知足,只要有韩幽兰相助,此战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伤亡更是大大减少。

    慕容岭对萧逸感激涕零:“末将多谢太子殿下。”

    “这些俗礼就免了吧。”萧逸淡淡一笑,对慕容岭摆了摆手,“你已经是孤王的心腹了,孤王有些话也就不瞒你。”

    “大夏国两权分割,两国分离,双圣分治,使得大夏国的朝臣一度迷茫。”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怪孤王,也怪父皇,更是因为孤王与父皇的志向不同。”

    “父皇之志,乃是治理好大夏国,强军兴民,固守一方,使得东洲各国皆不敢轻易犯境。”

    “只是,父皇忘记了一点,那便是大夏国越是富足,四周强国就越是忌惮。”

    “若一国不是大夏国的对手,便可以两国来攻,甚至于三国来犯。”

    “大夏国再富强,能挡得住几国之势呢?”

>>>点击查看《太子英明》最新章节